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特训营官网

庐山手绘艺术特训营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庐山艺术特训营的故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庐山艺术特训营的故事
文/梅曙平    图/严伟


       2003年,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庐山西海湖湾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一年,广东星艺集团创始人余静赣先生做出了一个决定:淡出星艺集团领导层。为了企业发展,作为一个企业家余工明白,一个家族企业要与世界接轨,要走向现代化企业,最大一个关键点就是民营企业社会化管理,这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余工在这个问题上站的比较高。


       面对繁华,余静赣又一次将自己归零。在庐山西海一个宁静的湖湾,在一片朝南的山坡上,开始意气风发地打点自己的另一番事业:艺术教育。至此,余静赣的事业发生了一百八十度转弯,从一个装饰业的领军人物,变成家乡艺术教育发起人。


       在教书之余,余静赣喜欢在山坡坡上开荒种地,这对于他是一种休闲,是于繁华的背后直面自己的内心,并在哲学的层面上把许多事情抽离出来,作一种精神上的开拓。常常是这样,在落霞与孤鹜齐飞的黄昏,在秋水共长天一色的黎明,余静赣一边在山坡坡上劳作,一边思索一些问题:他觉得干事业就像是掘井,刚开始面对茫茫大地,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挖掘,选择泉眼是充满风险的,假如你的眼光出现差错,那么接下来的挖掘再挖掘,都是无用功。即使选准了位置,也许你对自己的判断感到怀疑,感到信心不足,那么你挖的越深,心里就越没有底,可能半途而废,其实就在你停下来的地方,只要再往下挖半米,就是丰沛的源泉。想到这里,余静赣眼睛有些湿润,多少年啊,自己带着一批批父老乡亲创办星艺装饰集团不就是到处挖井吗?其中甘苦,大家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在余静赣眼里,挖井就是冒险,就是开拓,就是在没有路的地方寻找出路,在没有水的地方,寻找一个个扎根于大地的血脉。余静赣常常站在西海的山坡坡上一边漫无边际的遐思,一面放眼观瞧家乡的大地,多少次,一幕幕往事就像过电影一样涌上心头……


       90年代初,人们听都没听过什么叫“家庭装饰”。360行里压根就没有注册这个行当。余静赣却白手起家带领父老乡亲干起了家庭装饰。然而一个行业被人们认同,是需要时间来培养。那年那月,多少次的苦苦支撑,多少次在信心与叩问的轮回中,咬着牙爬坡过坎。从广州角落的一个几十平方米的门面,到注册为广东星艺装饰有限公司并成立艺邦集团管理旗下企业,这一个蜕变整整花了十个年头,目前星艺在全国有1000多家分公司,年产值近20个亿,是中国装饰业第一品牌,由此带动江西武宁几十万人致富。经历了艰难与繁华的余静赣,又一次回到起点——故乡武宁,这次他却来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弯,从装饰行业跳跃到艺术教育领域,多少人再一次惊讶地注望。


       江西九江市武宁县的丰良村地处偏远,离县城约有30多公里,原来一直藏在深山之中,很少为外界所知,但近年来它声名鹊起,成为无数艺术学子向往之地,自从2003年余静赣先生在此创办庐山西海国际艺术学校,2005年紧接着创办庐山艺术特训营,几年下来吸引了数万多名大学生前来集结,学习手绘艺术,几年来,为社会为行业培养了8万多名人艺术人才。




       有人不禁会问:庐山艺术特训营到底有何特色,竟然几年之内,就成为手绘设计艺术教育的一面旗?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看庐山艺术特训营的办学环境,远离都市,在如同世外桃源般的山野之地发现和培养艺术人才,看重的正是自然之于艺术的重要意义。“艺术之根只有深深扎进大自然的沃土,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滋养。”余先生说,“大自然这位老师胜过一万个吴冠中先生。”


       教育对脚下这片古老的土地意味着什么呢?教育对一个出生贫困家庭的孩子带来的又是什么呢?教育对每一个渴望改变自己命运的青年人有着怎样的承载与寄托?这些叩问看似简单而平凡,但是,当你为之身体力行的时候,你就知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了办好艺术教育,余静赣先生志于道、游于艺,四处寻找艺术教育同仁,几年下来,特训营汇聚了国内外近百位顶级设计师、手绘设计名家、建筑哲学家、企业家以及知名学者,手把手地传授,零距离接触,言传身教,名师点灯! 在课程设置上同样是高屋建瓴,集中、英、法、德、俄罗斯、孟加拉等十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的教育精髓而设置的精品课程,以“磨砺意志,树立信念”为育人标准,倡导艺术与哲学的结合,理想与专业的贯通,锐意创新的课程体系。


       为了使特训学子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特训营立足“为国内外设计艺术人提供广阔学习交流机会,推动中国设计手绘艺术走向高端,迈向世界”的办学方向。每年按2%的比例选拨成绩优秀的学员出国留学深造,按5%的比例组织学生出国写生交流。 探寻的是“精品办学,英才教育”。

       特训营教育,秉承的是“艰苦、坚持、坚强”的特训精神,在特训中,提倡六十天疯狂艰苦1000小时,疯狂手绘1000张草图,疯狂设计1000张创意方案,疯狂几十场手绘设计快题竞赛,疯狂擂台论剑,高强度的短期特训也因此成就学子的一生!为了全方位打造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坚韧不拨的性格。特训营学生必须进行野外拓展运动。莘莘学子陡步登山涉水,到大自然中写生实践,在酷暑严寒中,体验自己的生存能力。通过远足、冬泳等一系列拓展运动,在艰苦的环境里,磨砺学生的意志。每一期特训学生都要置身在庐山西海湖心的荒岛之上,那儿是狐狸和野兔的世袭家园,是野生灌木和芭茅滋生领地。学生们在艰苦的环境里,直面生活的底线,他们在无助中自己支撑自己。事后,正如特训营教学纲要所期待的那样,经历过户外拓展运动的学生,都将那一次次经历,当作一笔人生的财富,从中领悟了许多以前从未体验过的东西。

       为了扶持青年人创业,庐山艺术特训营特地开办了创业营。余工设立绿十方基金,扶助灾区重建,帮助有志创业的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实现人生梦想,挖掘敢于创业、纵横市场的优秀人才,由此掀起中国设计类大学生创业的高潮。

       多年来,特训营正是以这样独特的教育方式,为家乡、为社会造就了一批又一批高层次的人才,他让许多年轻人走向了成功。在历届学员的花名册里,有的已经成为室内设计行业的大师,有的学生不仅在业界拿下多次全国性设计大赛金奖,而且有些学生的著作论文甚至成为高校的必修课目。


       追溯庐山艺术特训营的起源,又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这世上很多事业最初的萌芽也许只是起源于某个人灵感的触发,一个猛然闯进心头的念想。说起创办庐山艺术特训营的起因,就要追溯到05年余静赣带领一批暑期大学生到上海进行一个月的培训,在离开上海培训班的时候,突发奇想,觉得庐山具有完整的近现代别墅群落,带着学生上庐山进行三个月的写生一定很受益,于是,2005年5月下旬,余静赣一行风尘仆仆地上了庐山。因为在庐山写生有很大的收获,余静赣一琢磨,觉得有必要建设自己的特训基地,以此为起点,可以改变中国的艺术设计。就这样创办了庐山艺术特训营,说起来像一个风趣的故事,但是有谁知道故事的背后有果有因啊。


       回首当年创办庐山艺术特训营的过程,许多见证过特训教育成长的人唏嘘不已:虽然第一期是免费特训,但是因为条件实在艰苦,当年报名的学生有6000人,来了2000多人,可是来一批走一批,有的学生刚下车,转悠一圈,行旅都没拿下,就立马坐上了返程车。师资当时是从星艺公司设计总监队伍中选拔来的,从上海到庐山50个老师70个学生一起张罗特训营,10月20日开营,三个月时间,第一期学员2000多人里,坚持到毕业的只有800多人。




        但是成功在于坚持再坚持,挺过了创业的艰难,就会出现柳暗花明。特训营的发展真正是出水才见两腿泥,一步一个清晰的脚印。特训营创办之初,第一个大教室是4000人同堂共读,第二个大教室就可以容纳近万人,特训营教室虽然大,但是我们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接受同等的名师教育。我们提倡的三师教育理念:一是严师,严师出高徒,手绘需要严师,以保证最基础的教学质量,这是根本,不能含糊。第二是名师教育,立足点在理念的培养,养成专业的独特视野和认识,要有大的境界;第三是明师点灯,明明白白的明,也许你一辈子只能听这么一堂课,可就是这一堂课就要让你开窍,佛学上说是顿悟。比如哲学家、巨匠级的艺术家、设计家,点亮心灯的杰出人士,也许就是那么一句话改变了学生的一生,余静赣得意地说:这是灵魂层面的教育啊。


       随着特训教育的不断深化,余静赣觉得要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3到4个月的特训是不够的,他就想变为3到4年,这就需要办一所正规大学,这也就是即将用力的方向。于是,余工在2011年拥有了江西美术专修学院办学资格,这一年,江西省教育厅102号文件批复江西美术专修学院改址庐山西海风景区,更换举办者为余静赣先生。从此,余工的教育思路又有了一个全新的起点。

       站在新的起点上眺望,余工的目光更加深远,他想用几年时间,在庐山西海这片青山绿水间办一所国家认可具有办学资历的在全国乃至世界有影响的本科艺术学院啊。于是学校三期建设提上了议事日程。

       三期大学教育起点是江西美院七年制大专教育,这种不拘一格的全新的教学模式是这样构思的:一站式人才培养教育。具体地说,就是初中毕业的学生选择就读江西美术专修学院,在学校里将接受“2年基础教学+3年专业学习+2年国外留学”。七年树人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循序渐进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掌握实实在在的专业技能,学得一技之长,同时通过留学开拓学子的眼界,使其进一步自我超越。这种“中西结合,学以致用”的教学构想,就是要让从江西美术专修学院毕业的学生基础过硬,专业娴熟,眼界开阔。全新的教学方法要求无论是在课程设置上,还是教学方式上,都要以人文本,改变填鸭式的被动灌输,力求解放学生的压力,让学生对学习的东西切实感到兴趣,由被动到主动,由应付到牵引;同时注重解放学生的思维,由单一到多元,由僵化到灵动,由守旧到创新;还要解放考试的压制,充分调动专业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江西美术专修学院“一站式人才培养教育”主要是采取公益扶助的方式,目的是让具备艺术天赋的学子有同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在应试教育的条条框框之外有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可走,从而达到实现艺术之梦的可能。基于此,江西美术专修学院特联合绿十方公益基金推出“千里马工程”公益助学事业,精心打造“一站式人才培养教育”模式,让真正具有艺术专长、有成为艺术大师潜力的学子,实现自己的抱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新的校园规划同样是大气天成,充满“长城公社”一般的构想。为了营造艺术教育博大的人文气场,余静赣构架了庐山西海72自然庄园的诗意般人文栖居。庐山西海72自然庄园建宅宗旨:秉承生命(哲学)意识建造最适合自己居住的生活宫(公馆); 建宅意义:探索未来1200年最适合人类生活栖居及其合理产生过程,思考探究中国现代乡村自然居建筑的独到品质;建宅理念:自然万物天工开物,具有建筑巢穴本能及遗传基因,人类的建筑史源远流长,从土炕、地穴、树巢、船居到一代代演变的风格各异的房屋建筑,一部家园发展史就是人类文明进程的演变史。由此生发开来,催生出建筑学、园林学、生态环境学等庞大的人文体系。基于此,西海72自然庄园的建筑风格力求典雅独特,秉承多元化的人文思考,将异域的古典浪漫情怀与文化精英对生活的需求相结合,反映出个性化的美学观点和文化品位,精心打造恬静、和谐的园林景观,赋予优雅的人文印象,并充分利用项目周围的环境景观引入“生态”概念,构建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西海产业园不仅要建筑房屋,更是要建筑一种美好的生活理想。


       西海自然庄园结合江西美术专修学院的发展建设逐步建立集创意企业孵化、产品设计制作、文化人才培养、文化产品展示、及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创意产业发展平台。  


       充满诗人和哲学家气质的余静赣,是一位善于将现实升华到理想境地的大师。他曾经用诗一样的语言描述艺术教育与自然的关系:在艺术的天地里彳亍,在自然的怀抱里诗意的栖居,激发我们灵感的也许是一座饱含故事的老房子,也许是湖面上悠然而近的一只木船,也许是微风里轻轻荡漾的一缕花香,在这样的光芒照耀下,艺术不再是沉默的石头,它就会通过你的眼睛、通过你千锤百炼修习有素的手感来表达,一张画的诞生过程就这么简单,不简单的是它背后的自然和人文,没有这两点在支撑,你笔底的线条和色块就没有根。


       余静赣认为,教育事业这是为湿作筏、为冥作光的大事业。投身这样的事业,时间不再是消耗我们,而是完成我们。时间不再是磨蚀沙粒的沙漏,而是捆扎麦子的收割者。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庐山手绘艺术特训营 ( 赣ICP备15006192号-2  

GMT+8, 2024-11-15 10:16 , Processed in 0.43294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