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特训营官网

庐山手绘艺术特训营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评《手绘剑桥大学建筑》 张友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评《手绘剑桥大学建筑》

张友苏

   
2005年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向前来看望的温家宝总理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钱老之问,石破天惊。中国的政治家、学者、校长都得认真思考这个问题,也触动了热血男儿余工的神经。余工不好直接回答
钱老之问,他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外国又是怎样培养出杰出人才的呢?带着这个疑问,余工便背负行囊,用他的画笔遍访世
界名校,第一站便是英国的剑桥大学。

   剑桥大学没有办在繁华的闹市,而是座落在剑桥的一个村镇里,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庄园式大学,它的建筑掩映在绿树丛
中,与大自然协调、和谐。许多人会从历史、社会的角度,或是从政治制度的层面来评价剑桥,余工作为一个艺术家,是从建
筑的角度来观察剑桥,因为校舍建筑场域是大学教育和大学精神的载体,建筑与教育密切关联。余工认为最好的艺术、最好的
教育就是“师从天地,道法自然”。一些天才的创意,一些伟大的发明,不是前人说过的,也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从自然
中找到灵感。自然宇宙造化之妙,人类再高水平的科学家都难以窥探其万一。即使是一片树叶,其线条、其造型、其分子原子
结构都是鬼斧神工的产物。剑桥学子牛顿也是从苹果落地这个自然现象找到灵感,从中发现万有引力,乃至推导出三大力学定
律。这些定律在自然界中本来就是存在的,只不过是被牛顿归纳总结出来。人类的智者能够摸索到一些自然规律,还原一些自
然现象,但自然界气象万千,要真正完全搞清楚是很困难的,也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这种探索过程永无止境。余工一走进剑
桥,就被它的建筑所折服。剑桥的建筑也深谙“师从天地,道法自然”之道,与余工不谋而合。建筑是有灵魂的,剑桥学子置
身其中,会氤氲出一种学术气息,会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余工以自己独到的目光来审视这所世界著名大学是如何办学的,用他的画笔来展示剑桥的建筑,进而阐释剑桥大学精神。
但余工是个艺术家,对于不懂建筑、不懂艺术的人来说,未必能读懂余工画中的微言大义。好在有哲学家赵鑫珊先生为他的几
百幅画作进行哲学的解读,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去朗诵、歌颂剑桥现象。如果说余工的画是一粒粒晶莹珍珠的话,那么,赵鑫
珊就用一根金丝带把这些珍珠串联了起来,变成了一件珠联璧合的稀世珍宝。于是就有了余工作画、赵鑫珊作文的《手绘剑桥
大学建筑》,这本书由文汇出版社2013年5月出版,问世以来,深受艺术界、建筑界的同仁看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精品书。

   若是没有神性和诗意的校园建筑,剑桥何以能成为剑桥?面对剑桥手绘是很过把瘾的事,一个人能找到一样叫自己兴奋、
骨惊神悚、为之献身的事,便叫幸福。余工对剑桥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的一往情深和赞美不是用普通的方块汉字,而是用他
笔下独一无二的黑白线条语言,把眼前的一切——网罗、涵盖,并以画面的风骨韵味取胜,其要害是“省字约文,事溢于言外”。
余工手绘的特点是:他并不追求外形和细节的真实,重要的是把决定外形的内在精神和建筑形象的整体凸显出来,其一笔一画,
意态纵横;音韵妙迹,用思沉郁;幽若深远,焕若神明。


   大学校舍建筑场域与大学精神存在某种神秘的、潜在的因果关联,有教堂和信仰的剑桥才不是无根的浮萍,才能贡献出
牛顿、达尔文、凯恩斯、罗素等这样群星灿烂的大家。剑桥高高的尖屋顶是个绝妙的符号,“卓然独立,块然独处,上通九天,
下贯九野。”有提升、拔高学子心胸和视野的功能,把天道、地道、人道、神道统一起来。在人间层面体现“法律和秩序”,
在宇宙层面则展现“法则和秩序”。教堂和大树是相互的需要:没有大树的陪衬,教堂是孤独的,单调的;没有教堂,大树则
失去了精神依靠和归宿。

  余工还对剑桥校园内的咖啡屋情有独钟。历届剑桥师生经常在这些咖啡屋里遐想联翩,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正是通过这
些漫无边际的神聊,碰撞出了许多天才的火花,照亮了人类的进步文明之旅。在余工画作中还能看到许多空间林深路长,很适
合师生散步闲聊探寻学问与真理。林荫道不长但四面相通,循环往复,闲步其中可无限延长,进入自由自在境界。剑桥这样的
建筑,这样的精神,这样的培养,不出人才都难。

  余工通过对剑桥建筑的描绘,来诠释剑桥的校训:此地乃启蒙之所,智慧之源;来体现剑桥精神:推崇科学、艺术和哲学
的自由想象力,从有形见出无形,又从无形见出有形,或从小见大,从有限看出无限。余工的画、赵鑫珊的文章,内涵丰富,
思想隽永,意境深远,“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犹如一杯好茶,需要你去细细品味;又像掘井,你挖得越深,甘泉就涌
得越多。我是个艺术门外汉,写的这些文字难免挂一漏万,读者诸君如果有兴趣,去看这本原著,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余工以剑桥为榜样,在江西武宁县的一个乡村,办了一个“江西美术专修学院”,从2012年开始在
初中毕业生中招收七年制的国际艺术班学生,花了很大的人力、财力,广选名师,一个老师只带几个学生,对这些学生精心打
造,课程设置与公办学校大不一样,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余工要放飞这些孩子的理想,让他们在艺术的天空自由翱翔。
世事难料,也许若干年后的中国会从这里冲出一匹黑马。


   谁能解决“钱学森之问”?余工和赵鑫珊在本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间接地问答了这个问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庐山手绘艺术特训营 ( 赣ICP备15006192号-2  

GMT+8, 2025-1-3 11:52 , Processed in 0.523724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