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特训营官网

庐山手绘艺术特训营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0年第一、二期] 2010年第二期 暑期(总第十一期)正式开营

[复制链接]
1405#
红枫里1 发表于 2014-7-4 15: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06#
 楼主| 红枫里 发表于 2014-7-4 15: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07#
 楼主| 红枫里 发表于 2014-7-4 15:34 | 只看该作者
荒岛归来,同学们为了看到难得一见的钢管,将“黑手”再次伸向了班主任及专业指导老师。无辜的班主任及专业指导老师只能躲着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08#
红枫里1 发表于 2014-7-4 15:3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09#
 楼主| 红枫里 发表于 2014-7-4 15:34 | 只看该作者
最终躲是躲不掉的,最后还是在群众雪亮的眼睛中亮出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10#
 楼主| 红枫里 发表于 2014-7-4 15:35 | 只看该作者
这位兄台可谓是专业级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11#
 楼主| 红枫里 发表于 2014-7-4 15:3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12#
 楼主| 红枫里 发表于 2014-7-4 15:35 | 只看该作者
女老师也不能放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13#
 楼主| 红枫里 发表于 2014-7-4 15:3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14#
 楼主| 红枫里 发表于 2014-7-4 15: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15#
 楼主| 红枫里 发表于 2014-7-4 15:40 | 只看该作者
艺术教育的播种人——余静赣

           源于幕阜山深处的修河,水行七百华里修远而绵长,一路上纳平水、溪口水、武宁水等众多的支流,浩浩荡荡地汇经宁洲至柘林镇地段,簇拥出一汪人工与天然浑成的湖泊,人称庐山西海。这是一块充满诗意的山水版图, 2003年余静赣先生怀着“艺术扶贫” 、“艺术互助”的心愿回家乡创办了庐山西海国际艺术学院,从此,这一方水土就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届又一届莘莘学子从这里出发走向广阔的世界,成为各行各业的行家里手,成为高素质的艺术人才。大家都亲切的称余静赣为余工。说起余工回家乡办学堂的经历,还得从他白手起家,创办广州艺邦集团说起,因为那是余工事业的起点,是他事业的根。
  

        余静赣出生于武宁县横路乡花园村,打出生起,余静赣一家九口就生活在一座不足18平方米的老屋里,日子寡淡而清贫。30年前,就是在这座余家老屋里,余静赣对他母亲说:我要给天下人盖房子。这句当年听起来像痴人说梦的话语,今生今世余静赣一直揣在怀里,成为他一生行迹的定盘星,成为他事业的座右铭。

1982年,是余静赣人生中一个历程碑,那一年他参加了高考。在大学志愿表上,他把所有志愿都填上了建筑类专业,并如愿以偿地考取了重庆建筑学院建筑系。毕业后,余静赣以优异成绩分到了北京,在国家建设部机关工作。稳定的生活并没有消磨余静赣心里的强烈愿望,那就是希望通过建筑这个行业帮家乡人致富,把父老乡亲带到全国去盖房子,这个念头质朴而坚定。1987年,余静赣将村里的几个乡亲包括弟弟余批生一起送到了广东打工。1989年底,在北京呆了4年后,余静赣自己也调到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工作。这时候,打工浪潮风气云涌,大批江西老乡也来到了广东。到广东工作的第一个年头,余静赣接待老乡就达到700多人,也就是说平均每天都要接待2个老乡。那年月余静赣可真忙啊,他早晨起来就骑上自行车为老乡找工作,晚上又把老乡接到家里来住,第二天早上又接着送他们去找事做。每逢周末,天刚放亮,余工总要去为老乡联系事情,看望打工的乡亲。最远的到了珠海,你想象一下,骑单车从广州到珠海那该有多辛苦!那时大量老乡分布在江门、乐从、龙微、东莞一带,这些地方也就留下了余静赣单车那深深浅浅的胎印,有时候骑车到东莞,当天还要赶回来。就这样,陆续南来的老乡将余静赣的家当作了驿站,那间一房一厅,面积大约20.3平方米的小房子,来了人就得在客厅打地铺。几年期间,经余工接引到广东打工的老乡大约有四、五千人。这些人大部分在挣辛苦钱,生活缺少保障。乡亲们的日子再也不能这么过啊,可是出路又在哪里?这时候一个老乡的话让余静赣做出了一个决定。那老乡说:余工啊,你自己开一家公司吧,我们给你打工不就行啦。”余工当时想都没想就说:“可以啊!”他没有想到开公司的第一桶金从哪里来,没有想到到底干什么合适,就觉得自己必须该做了。

开公司说说容易,启动资金怎么办?余工是一个敢想敢干的真男人。虽然他知道创业艰难,开公司更难,可还是用弟弟做油漆工积累的一笔钱,再加上同村老乡的东拼西凑的一些资金,亮出了“广州三星建筑艺术设计中心”的招牌。公司地址在当时广州郊区五山附近,租的是一间16平方米的店铺。余工一面上班,一面打点生意,公司第二年就亏跨掉啦。合伙人不愿意再来,连亲弟弟也不要股份啦。1992年,余工没有帮到老乡,还欠了乡亲们的钱。

艰难时节,余工这位大山的儿子体现出特有的那份坚韧与执着。余静赣决定从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辞职,正式下海经营公司。当时公司经营的主要项目是建筑设计。余工说:我想把公司做大规模时发现必须转入一个新的行业。因为靠自己做方案设计不能做到几百人、几千人甚至上万人,而老乡越来越多,越来越艰难。一个人单打独斗不是自己下海的初衷,必须扩大规模。余工决定转变经营目标,给老乡们打造一个门槛比较低的行当,让乡亲们能够赚到钱。就这样余工把目光瞄准了当时还是标新立异的家装行业。1992年,余工在广州天河体育馆租了一个70平方米的店面,开始了家庭装饰专业化经营。

90年代初,人们听都没听过什么叫“家庭装饰”。360行里压根就没有注册这个行当。余工决定从广告入手,让更多的人了解家装这个新鲜事物,让市民接受家装消费理念。然而一个行业被人们认同,是需要时间来培养。市场并没有像余工预期的那样,直到第二年,余工企业开始有了转机,余工依然记得那年的5月1日,生意出乎意料地旺起来啦,公司4个设计师客户排成了四条长龙,有好几百人在排队。公司就这样起来了,找到了自己的出路。随着市民的经济条件改善,房地产业的什温,余工的家庭装饰一路风生水起,到1998年,三星建筑艺术设计中心注册为广东星艺装饰有限公司并成立艺邦集团管理旗下企业。目前星艺在全国有700多家分公司,员工有35000人,年产值近20个亿,是中国装饰业第一品牌。从1992年到2003年,时间跨度是11个年头,余工带领家乡子弟在广东这片土地上打造出中国一个全新行业——家庭装饰,并由此带动江西武宁十多万人致富。因为群体效应,武宁也因为出了一个余静赣所以有了“装饰之乡”的美誉。


     2003年,正当装饰事业风生水起之时,余工做出了一个决定:淡出艺邦集团领导层。 这个决定源于余静赣创办星艺的初衷:为员工办企业。为了企业发展,作为一个企业家余工明白,一个家族企业要与世界接轨,要走向现代化企业,最大一个关键点就是民营企业社会化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余工在这个问题上站的比较高。

    余工从管理层退下之后,足足花了六年时间,筚路蓝缕,拓垦荒原,投巨资在武宁县拓林湖畔创办了庐山西海国际艺术学院。学院第一期工程在2003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那一栋栋风格独特的教学楼学生宿舍,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勾勒出庐山西海国际艺术学院的整体风貌。2005年3月,学院又投巨资着手建设第二期中心校园,庐山西海艺术特训营,万岛湖上众多的岛屿与一片宁静详和的湖湾从此有了郎朗的读书声,有了一批接一批来自五湖西海的青年学子。

庐山西海国际艺术学院前身是广东艺邦集团“设计岛”。“设计岛”创建于1996年,为艺邦集团和中国装饰界培养了数万名优秀的设计师和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早被喻为“中国装饰界的人才摇篮”。学院以“耕艺种德,师从天地”为办学宗旨,以“十年十强”为奋斗目标,学院从一开始就带有公益教育的内质,其实施战略就是“四大工程”:大师工程、大扶贫工程、大就业工程、大创业工程。

   余工办教育起点很高,看的很远。追求的是大师领衔,名师执教,学校的院系设立、专业设置、课程开设全都缘于大师,名于大师。庐山西海国际艺术学院和广州分院开设了适应社会发展的三十余个专业,如土木工程、美术学、市场营销、工业与民用建筑、城市规划与园林设计、会计、形象设计、经济管理、商务英语、雕塑、油画、国画、室内设计等,所设专业都因大师而生动,都因大师而卓著。与此同时,庐山西海国际艺术学院还与长江大学、九江学院、九江职业大学建筑学院联合开辟了适合学生就业、创业的热门专业,特别是与九江职业大学建筑学员联合办学,开辟了乡村建筑学和装饰设计学等专业,更是不拘一格育人才的全新探索。联合办学明确规定:两年在九江职业大学学习,最后一年依托庐山西海国际艺术学员拥有庞大的名师队伍和企业群体的优势,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立竿见影的扎实本领。由此做到了教育资源的合力配置与优势互补。

   庐山西海国际艺术学院教育理念独树一帜,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确保学生的就业率。学院与广东艺邦集团(星艺装饰、华浔装饰、名匠装饰、三星装饰余工设计师楼)紧密联合,艺邦集团是中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装饰企业,在北京、天津、上海、深圳、长沙、合肥、杭州、重庆、成都、昆明、西安、乌鲁木齐、南宁、福州、武汉、南昌、济南等80多个大中城市开设了700多家分支机构,还在上海、成都、广州、东莞、香港等地建立了专家设计机构余工设计师楼,由总设计师余静赣先生主持,并在柏林、多伦多、巴黎、伦敦等地建立了工作室。全公司拥有员工40000多人,其中专家、主笔设计师5000多人,项目经理及工程监理8000多人。庞大的企业资源是西海教育坚强的后盾,“定单式培养、定单式就业”是庐山西海国际艺术学院学生就业的最大保障,因而,庐山西海国际艺术学院能让毕业生和培训的学生一次就业率达100%,就业层次定位在艺术产业较高收入的平台上,优秀人才完全能依托学院和艺邦集团创业。

  余静赣先生深知教育对脚下这片古老的土地意味着什么?教育对一个出生贫困家庭的孩子带来的是什么?教育对每一个渴望改变自己命运的青年人有着怎样的承载与寄托。为此,余静赣先生开宗明义地立下规矩:丰良学院对每一个热爱学习,爱好艺术的青年敞开大门。有条件的学生实行“低收费”,对贫困学生实施学杂费全部减免,并全方位地提供助学贷款。与此同时,在星艺集团展开“一帮一”的助学工程,还为江西老区专门开设了“扶贫班”。

    充满诗人和哲学家气质的余静赣,是一位善于将现实升华到理想境地的大师。他兢兢业业,创办庐山西海国际艺术学院,主旨是不仅拥有大师级师资力量,还要为社会培养未来的大师。所有这一切,缘于他的一个梦想,他要用教育让家乡脱胎换骨。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余静赣先生每天起早摸黑,亲自给学生上课,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面对莘莘学子一双双纯真的眼睛,余静赣的目光温煦而亲切,他的神情专注而肃穆。有人从大海里找到了一种精神的准则,也有人从浓郁密布的山麓和车水马龙的都市探寻内心的答案。走南闯北的余静赣在纷繁的世事中,找到自己人生的坐标系,那就是:追寻教书的意义。在他看来,教育好比阳光和空气,很普通很平凡,然而却是那样地珍贵。余静赣太专注人生意义的追求,以致于对物质生活的欲望降到了很低的层面。他长年一身布衣打扮,与学生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初次见到余静赣,很多人简直无法相信,眼前这位没有一辆私家车,没有一件名牌衣装的教书先生竟然是资产过亿的艺邦集团的董事长。


        2005年是余工教育事业的又一个里程碑。这一年余工在一期面向初中、高中学生招生的基础上,开始创办二期的庐山艺术特训营,面向全国600多所高校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展开博大手绘艺术特训。其目标宏大而广博:一定要做强中国艺术设计事业。这是海纳百川的情怀,这是据江湖之远而心系天下的心胸啊!

    庐山艺术特训营依托庐山的地理、人文优势,以一定要做强中国艺术设计为办学目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新模式,立志打造艺术设计领域的西点军校。自2005年创办以来,现已成功举办十期,面向全国600多所高校的大学生,为国家培养了20000多名优秀设计人才。

依据余工的办学设想,特训营秉承“大道行师,设计立德”的校训,汇聚了国内外近百位顶级设计师、手绘设计名家、建筑哲学家、企业家以及知名学者,手把手地传授,零距离接触,言传身教,名师点灯! 特训营的课程设置特色鲜明,集中、英、法、德、俄罗斯、孟加拉等十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的教育精髓而设置的精品课程,以“磨砺意志,树立信念”为育人标准,倡导艺术与哲学的结合,理想与专业的贯通。锐意创新的课程体系,因名师而生动,因名师而卓著。

   多年来,为了实现普及艺术教育提高全社会艺术审美的办学初衷,庐山西海国际艺术学院十分关注艺术的交流与联合,先后与各国家驻华大使馆共同举办“国际艺术和平展”,让世界和平成为艺术创作与交流的主旋律;开展远足巴黎——艺术新长征,回归自然,笔行天下艺术大采风活动。用二十年时间,打造世界级的艺术视点。开展“笔行天下,草图赢世界”手绘名师全国大型巡回讲座暨百所高校巡回画展,吹响做强中国艺术设计的集结号,掀起手绘设计艺术教育新浪潮;与《世界建筑》杂志社联合举办最具影响力的“WA总统家杯”建筑手绘高峰论坛暨手绘设计大赛,发现、培养手绘设计艺术优秀人才;与英国皇家水彩协会联合举办庐山国际水彩艺术节,加强水彩艺术的国际研讨与交流,推动水彩艺术的普及与发展。这一系列活动紧紧围绕的是艺术教育这个主题,余工和他领导的团队,就像艺术教育的播种人,通过点点滴滴的工作,通过一个个投入意气风发热情的活动,以心血和汗水,为艺术教育的发展壮大而勤勤恳恳地劳动着。从心里来,必往心里去。余工和他的团队掏心为艺术教育普及所做的努力,总是能够得到社会各阶层普遍的响应,庐山艺术特训营的事业也因此风生水起。

    余工构架的教育模式大气而不断完善,为了宣传艺术教育,使艺术传播有自己的阵地,余工还着手建立了总统家网,这是中国手绘设计的门户网站。其中总统家外文网,被称为艺术界的“百度”,是在大中华地区落地的第一家艺术行业外文网络媒体。还有水彩写生网、华人手绘网,同样为艺术人提供了精致艺术生活和尊贵的设计平台。


为了使特训学子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余工提出了“为国内外设计艺术人提供广阔学习交流平台,推动中国设计手绘艺术走向高端,迈向世界”的办学方向。为此,特训营每年按2%的比例选拨成绩优秀的学员出国留学深造,按5%的比例组织学生出国写生交流。 精品办学,英才教育,优势突出。

余工办教育,特别注重厚德笃行。为了养育学生良好的品质,庐山艺术特训营秉承“艰苦、坚持、坚强”的特训精神,在特训中,提倡六十天疯狂艰苦1000小时,疯狂手绘1000张草图,疯狂设计1000张创意方案,疯狂几十场手绘设计快题竞赛,疯狂擂台论剑,高强度的短期特训也因此成就学子的一生!

   余静赣说:学艺先做人。为了全方位打造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坚韧不拨的性格。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余静赣经常身体力行地组织特训营学生进行野外拓展运动。他们带着干粮和矿泉水,陡步登山涉水,到大自然中写生实践,在酷暑严寒中,在艰险的环境里,体验自己的生存能力。有几次野外拓展,听起来竟然像一个传奇故事,记得一个初春季节,余静赣带领学生考察庐山别墅的建筑风格,不幸遇上特大风暴,暴雨山洪,既然使身处山野的师生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练。狂风夹着冰雹,雨水像一道道鞭子,抽打着他们。置身在山野的学生,四处躲藏,他们在屋檐下,在大树下,在凉亭里,在山洞中,一面躲雨还一面坚持写生。有的女生浑身都湿透了,初春的寒意像刀子一样,让人发抖。有的学生被冰雹打伤,大家相互包扎,相互安慰。就是在这样险恶的环境里,余静赣带领学生度过了一道道平日里难以承受的坎儿。他知道,有了这次人生经历,对于一些娇生惯养的学生很有意义,他知道这一次经历将沉淀进学生的性格。余静赣还常常带领学生置身在湖心的荒岛之上,那儿是狐狸和野兔的世袭家园,是野生灌木和芭茅滋生领地。学生们在烈日下,在寒风中,在艰苦的环境里,直面生活的底线,他们在艰苦中磨励意志,在无助中自己支撑自己,余静赣知道人的生活道路都布满大大小小的坎儿,有时候,意志力稍微薄弱一点,就失去了机会,就得重新再来。性格决定人生,现在的孩子个个聪明活泼,但缺乏的是耐心,是坚韧的意志,户外拓展的意义也许会在他们人生的某个阶段,某个层面突现出来。事后,正如余静赣所期待的那样,经历过户外拓展运动的学生,都将那一次次经历,当作一笔人生的财富,从中领悟了许多以前从未体验过的东西。

   为了扶持青年人创业,庐山艺术特训营特地开办了创业营。余工设立3000万元创业基金,帮助有志创业的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实现人生梦想,挖掘敢于创业、纵横市场的优秀人才,由此掀起中国设计类大学生创业的高潮。

2008年5月,余工发起成立十方建筑,汇聚业内专业人士,集结相关专业大学生一起参与建筑设计、施工与质量监督体系,打造8亿农民的乡村建筑,集十方之力,为天下百姓建设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于此同时,十方建筑也进一步为相关专业的有志青年提供了创业的平台。特别要说的是,绿十方公益基金建立,拉开了公益事业的序幕。绿十方公益基金致力于设计赈灾,对灾区以致世界各地需要建筑帮助的人们提供无私的援助,使灾难后的人们可以重建家园。


    多年来,余静赣正是以这样独特的教育方式,为家乡、为社会造就了一批又一批高层次的人才,他让许多年轻人走向了成功。在余静赣的学员花名册里,有的已经成为室内设计行业的大师,有的学生不仅在业界拿下多次全国性设计大赛金奖,而且有些学生的著作论文甚至成为高校的必修课目。

在形而上的层面上,余静赣是一位诗人,是一位哲学家,然而,余静赣并不是一位乌托邦式的空想主义大师,而是一位卓有远见的实干家。他发起地远足巴黎艺术新长征以及庐山水彩艺术节和建筑手绘草图高峰论坛活动,已经形成深远的影响,为艺术的普及和百姓审美的提什有着自身的功德。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有泪水

    是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因为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找到了切入点,因为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达成了默契与平衡,余静赣几十年如一日地圆着一个少年时代的梦,他要让家乡的未来不再承载已经没有重量的过去。他要让武宁县一个叫丰良的山村层层剥离贫穷与落后,脱胎换骨,他要让故乡成为中国的新加坡,他以教育的方式表达对武宁故乡深沉的爱!

    他,使一个个山里的娃娃使到了良好的教育

    他,使数以万计的青年找到了人生的目标和方向

    他,影响了武宁三分之一人口的就业与前程

    他,作为“江西省十大青年创业先锋”、“九江市十大感动人物”当之无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16#
 楼主| 红枫里 发表于 2014-7-4 15:42 | 只看该作者
早上刘开海老师的室内表现课程带给大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庐山手绘艺术特训营 ( 赣ICP备15006192号-2  

GMT+8, 2025-2-3 10:18 , Processed in 0.45620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