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特训营官网

庐山手绘艺术特训营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庄园别墅] 俄罗斯——托尔斯泰庄园

[复制链接]
20#
 楼主| 无米之炊 发表于 2014-12-18 10:59 | 只看该作者
       据说,坟旁这些高大挺拔的树木是托尔斯泰小时侯和哥哥亲手栽种的,因为他的保姆给他讲的一个古老传说称,亲手种树的地方会变成幸福的所在。在托尔斯泰晚年时,想起了这些童年往事,于是饱经忧患的老人决定将来埋骨于那些亲手栽种的树木之下。

        托尔斯泰一生都在追求自然、平静的生活,他一生中大多数的时光都是在远离莫斯科的自己庄园中度过,并热心进行解放农奴的实验,但结果却是失败和内心的孤寂。托翁晚年的作品《安娜-卡列尼娜》、《忏悔录》、《复活》就体现了作家彷徨、困惑和对宗教的皈依。

        这位文豪最大的痛苦是对俄罗斯社会中尖锐矛盾的忧虑,对人生生死问题的追问。于是在他82岁的一个风雪之夜,他决定放弃所有财产,离家出走,最后客死于附近的一个小火车站的站长室内。根据托尔斯泰的遗嘱——“要像埋葬叫花子那样用最便宜的棺材为我做一个最便宜的坟墓”,于是这块朴素至极的墓地成为了这位一生都在痛苦思考的作家的长眠之地。


   自从托尔斯泰安息于此后,他的庄园就一直没有一天真正的平静过,近百年来,俄罗斯和世界各地的读者怀着朝圣的心态来拜访瞻仰作家的墓地——一块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土坡。附近的俄罗斯青年举行婚礼时,也必然要来到这片庄园,向托尔斯泰的墓地献花致敬。


  ( 和中国的婚礼不同的是,今天俄罗斯的新人们似乎要更为注重室外的婚礼形式,他们无论冬夏,都会到附近的风景胜地,或拍照留念或聚会饮酒。而且,他们一般都一定会向当地重要的坟墓或墓碑敬献鲜花。这些坟墓有时是卫国战争烈士的纪念墓,有时是名人的墓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无米之炊 发表于 2014-12-18 10:58 | 只看该作者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曾称赞“他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列夫-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并认为托尔斯泰的墓远远超过法国君王拿破仑墓和德国诗人歌德的墓,是“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
   其实,托尔斯泰的墓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坟墓外围了一圈低矮的小栅栏,就连10岁大的孩子都可以跨过去,坟上长满了绿草,甚至没有修剪过的痕迹。附近几株大树荫蔽着这个伟大文豪长眠的地方。只是在接近坟附近的区域写了一个“肃静”的俄文牌子,以及坟上瞻仰者敬献的一束白花才表明这是一块坟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无米之炊 发表于 2014-12-18 10:55 | 只看该作者
从托尔斯泰博物馆出来,经过的他的马房,顺着一条羊肠小路信步走去,穿过林间空地和灌木丛,便到了这位伟大文豪的坟墓前。

苹果林旁小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无米之炊 发表于 2014-12-18 10:5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无米之炊 发表于 2014-12-18 10:54 | 只看该作者
故居内的布局、陈设和作家的两万多册藏书等都原封不动地得到了保留。人们现在看到的有作家的书房、卧室、客厅和办公室等。就是在这里,这位俄罗斯文学巨匠给人类留下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不朽的传世之作。托尔斯泰同时还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学家,他一生中掌握了10多种外语。据说,托尔斯泰很早就对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有浓厚的兴趣,在他80岁的高龄时他还学习过汉语。至今,他的书架上还保存着几本孔子和老子等中国先哲作品的俄文版译著。


老照片:托尔斯泰站在家门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无米之炊 发表于 2014-12-18 10:53 | 只看该作者
这里本来有三栋楼房:一栋主楼,两栋一模一样的耳楼,托尔斯泰住的白楼是两耳楼中的一栋。如今主楼已不复存在,现在只乘下耳楼。在主楼的原址上,托尔斯泰种了一片树木作为纪念。当有人问他是在哪里出生的,他就指着一棵最高的树说,那树顶上就是他母亲的卧室,他就在那里出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无米之炊 发表于 2014-12-18 10:52 | 只看该作者
沿着这条百余年前的古老的土路走入树林中最茂密的地方,可以看到一栋十分朴素的乳白色二层小楼,这便是托尔斯泰故居。白色的墙壁、白色的栅栏、白色的楼廊、白色的台阶,只有楼顶是绿色的。墙边的栅栏上雕刻着马匹,也许和托尔斯泰喜欢骑马有关,至今庄园里还饲养着二十匹名马。台阶下种着各种鲜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无米之炊 发表于 2014-12-18 10:51 | 只看该作者
       这段庄园的生活和体验,便成了他日后写作中篇小说——处女作《童年》(1852)和《少年》(1854)的素材。二者同三年后发表的《青年》(1859)合称为自传性三部曲。

  托尔斯泰那部自传体小说登在《现代人》杂志1852年第9期上,篇名为《我的童年的故事》。那年作者刚满24岁。

  《童年》立即获得赞扬。作家屠格涅夫复信涅克拉索夫说:“此人的才华是靠得住的,请向他致敬并祝贺。”

  《童年》的成功极大地激励了托尔斯泰。此后,他的文思如泉涌,写作的念头层出不穷,1852年秋季和冬季就有好几种设想。他既想写续篇《少年》,又想写高加索的军事生活,还想写《一个俄国地主的故事》。

  后来,落实下来的是在1852年冬至1854年春,已写成了短篇《袭击》、《台球房记分员笔记》。正在写作的有《一个俄国地主的故事》、《逃亡者》、《伐林》、《圣诞节之夜》。不过,主要精力仍放在《少年》的创作上,并于1854年4月写成。

  《少年》在1854年《现代人》第10期发表,它引起了比《童年》更大的反响。屠格涅夫甚至说:“《少年》的成就使我感到非常高兴,这是头等的天才。”评论界则称赞作者有“进行细腻的心理分析的卓越才能”。

  多年以后,作者又完成了《少年》的续篇《青年》。他在以后读到早年创作的感受,自己确认了作品的独创性:“当我写《童年》的时候,我好像觉得,在我以前,谁也没有感到,并且谁也没有发掘出童年的全部迷人的诗意。”

  的确,从《童年》、《少年》到《青年》,我们可以看到托尔斯泰独特朴素而充满诗意的心理描写,而且其故事情节大体反映了作者的经历,是单纯而富于诗意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无米之炊 发表于 2014-12-18 10:49 | 只看该作者
       1836年冬,托尔斯泰8岁的时候,为了大哥尼古拉上大学,全家只好迁居莫斯科,这倒给作家打开了眼界,使他接触到新的人物、新的天地。但是,就在1837年夏天,父亲去图拉办事,因突发脑溢血,死在大街上。由于父亲去世,家庭教师也由一位法国人代替了原来的德国人,新教师严厉得不近情理的管教令人反感。这一切的波折、压抑和烦恼,都写入他的自传体小说《童年》里。

  后来,为了节省开支,只留下大哥和二哥由家庭教师在莫斯科照顾。而托尔斯泰和三哥及妹妹则随达吉亚娜姑妈回至乡下的庄园里,并且重新 见到留在庄园里的那位德国家庭教师,这又给作家重新注入了新鲜的体验和新鲜的感情。


庄园中的农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无米之炊 发表于 2014-12-18 10:48 | 只看该作者
      托翁两岁时母亲就去世了。从此这群兄弟姐妹由远房姑妈达吉亚娜•叶戈尔斯卡娅(1792—1874)照料。那位姑妈虽说是远亲,实际上一直住在托尔斯泰家,无异于一家人。因为她从小即为孤女,在托尔斯泰家寄养长大。她少女时代还爱过托翁的父亲,由于寄人篱下的地位,又没有家产,不可能被娶,因此终生未嫁。后来,托翁的母亲早逝,达吉亚娜便把全部的爱投到这群孩子的身上,给他们万般的关爱和无微不至的照顾,恰好填补了孩子们从小所缺的母爱。托翁后来在小说、口记和书信中屡屡提到“达吉亚娜姑妈”、“慈爱的姑妈”、“亲爱的姑妈”。她也毕生没有离开过托尔斯泰家。在托翁的生活中,她都有过很好的影响和作用。托尔斯泰在回忆到她时,也一直怀有一种亲密和感激之情。
  托翁虽然幼年丧母,但他的童年是幸福的,除了有达吉亚娜姑妈的疼爱、兄弟姊妹们的友爱,还有家庭教师的培养。起初是雇用一位德国人,教幼年的托尔斯泰学德语、算术、历史、地理等课程;幼年托尔斯泰还学了法语。他早早地就接触到普希金的诗、克雷洛夫的寓言、卡拉姆津和茹可夫斯基的文学作品,还读到《一千零一夜》等故事集,并且初懂了音乐。日后,作家在写到他的童年时,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充满了愉快的回忆。

庄园中保存下来的旧式小木屋(车夫或仆役的住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无米之炊 发表于 2014-12-18 10:46 | 只看该作者


庄园中的马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无米之炊 发表于 2014-12-18 10:46 | 只看该作者
在庄园入口不远处,就是托尔斯泰外祖父伏尔康斯基公爵留下的别墅。
关于这位公爵,史书中有记载说:“....1762年6月底,形势一时万分危急,一名参与策划政变的近卫军军官被捕,政变阴谋暴露。叶卡捷琳娜和奥尔洛夫兄弟在得到了伊丽莎白女皇在世时的宠臣拉祖莫夫斯基、沃尔康斯基公爵和帝师潘宁的支持后,提前发动政变,推翻了彼得三世。....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庐山手绘艺术特训营 ( 赣ICP备15006192号-2  

GMT+8, 2024-5-18 23:57 , Processed in 0.33209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