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手绘艺术特训营
标题: 走笔行世界,余工画剑桥 [打印本页]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08:59
标题: 走笔行世界,余工画剑桥
走笔行世界 余工画剑桥
百年岭南书院对话百年世界名校,这是一个让人思考的问题。
在历史悠久、清幽宁静、艺术氛围浓郁的青云书院艺术馆举办余静赣先生的 “走笔行世界,余工画剑桥” 主题画展。展示剑桥、牛津、以及伦敦的街头、广场、建筑等50幅作品。透过未知的空间互道衷肠,相见恨晚。什么叫自由自在?无限的林萌路、无限的时间、无限的课堂,在这静静的林荫路,在那宽阔的校园草坪以及休闲酒吧,还有那康河上的游荡就是能让师生闲适其中而进入自由自在境界。余工以自由奔放的绘画风格,饱含深邃的哲学思想:行云流水的笔触,奔放自如的构图,激情澎湃的心情,展现了自然之美、人文之美、意境之美。
值得一提的是,余工在国内外已经跑遍了一千多所学校,画了数万张校园建筑,在看到国内外校园建筑艺术发展的同时,更思考国外的校园建筑空间缘何充满人性和哲理。近三百年来西式教育成绩斐然,如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培育出百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欧洲许多国王将相、文学哲理、戏剧科学巨匠都出自这两所学校,美国哈佛、麻省理工、哥论比亚大学、耶鲁、加州大学、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德国的哥廷根大学、法国巴黎大学等,都培养出很多杰出的人才。余工决定走出国门,用三年的时间来画上述的世界十五所名校,不仅深入研究国外校园建筑的地理环境、 文化习俗、人文环境、自然气候、宗教信仰、科学理念,还希望以绘画的行式找寻值得思索和珍视的精神食粮,以画展的形式与空间环境艺术设计界同仁进行交流探索······
我们看到的是关注中国高校艺术教育的余工,看到的是将充满建筑空间智慧的余工,我们一起共享这些有哲理、有智慧、有人文的名校建筑的空间智慧之作吧!一起去体现走世界,看世界,拥有世界的情怀!也希望我们国家的教育能够更强盛!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19
画名校 看世界
关键词:剑桥,世界名校,名符其实!书香门弟与自然门庭……中西读书观念(东方闭门读书、西方酒吧辩论),寺庙门与大草地,悠长林荫道……读书……游历自然……自由自在智慧出!
这回可是出远门了,来欧洲画三年名校。剑桥牛津是第一站。
近十来年借着给设计专业讲座的机会跑遍了全国一千多所高校,也画了不少校园建筑,感觉到我们的学校很漂亮,新校园都气势磅礴。广场、景园艺术、绿地树木都宽阔厚实,好现代并有时代精神在。感觉到我们的高校教育已有了很好的硬环境基础,暗暗开心,一个普及大学教育的时代己来临!
去年抽空去日本画了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等两所世界级名校,同时也到他们一些新校区转了转。对比中日高校环境,发现很有不同之处。东京大学老校区建筑古韵浓郁,林木参天很是有森林味在,一片湖区(其实只能称池塘)深邃谷幽让我感叹不己,水不在大,深邃则慈。对日本新校园有了些感动,觉得有道理可又莫名其妙的那种感觉。日本建筑名家安滕忠雄设计的几座新校园建筑空间即充满哲理又有人性在。当然我产生画世界名校念头,因想知道为什么近三百年来西式教育成绩斐然。
剑桥大学,一个在校生仅一万来人,教师也只一千多的规模,竟能产生八十、百来位获诺贝尔奖的师生。牛津也是与剑桥差不多规模也同样培训出众多(六十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欧洲许多国王将相文学哲学戏剧科学巨匠都出自这两所高校。东京大学也是了不起的。更有美国哈佛、麻省理工、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加州大学、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德国的哥廷根大学、法国巴黎大学等,都达“想不出人才已很难的”境地。为什么我们的大学就培养不出能获诺贝尔奖的学生呢?除了教育机制及古老学风习俗诸多原因外,是不是教育环境的因素在作祟?
于是决定出远门,用三年左右时间来画上述过的世界十五所名校(八成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出自这十五所名校)。深入了解下校园建筑景园等地文环境、文化艺术习俗等人文环境、大自然气候天文环境及宗教信仰自然科学理念的神文环境。希望能找到些东西带回来与有兴趣校园空间同仁交流。
画剑桥牛津半年多,还真有许多感悟.东方教育常看好庙宇闭门读书式,所以图书馆成为我国校园重点营造的建筑空间。高校也常以藏书量来分高下……国人“书香门弟”情结就是很好的写照。剑桥牛津也有世界顶级图书馆的,但我看到剑桥牛津校区的酒吧是许多学子学习做作业的地方。牛顿、达尔文、路德、雪莱、拜伦、培根、麦克斯韦、克伦韦尔、霍金、罗素、卢瑟福等大科学家大神学家大哲学家大诗人大剧作家们都是在酒吧做作业的常客,师生共聚酒吧平等地讨论课程与感兴趣话题,酒吧是课室也是思想智慧图书馆。牛顿向自然科学进军就是因为有一拨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同学老师在酒吧狂辩事非而促成的。我们秀才不出门的闭门(强调书香门弟)式教育空间环境是不是也同时闭塞住创造性之智慧门了不啊?
我的剑桥画稿中能看到许多空间林深路长,都是有智慧的地方。剑桥牛津校园虽都是四合院空间居多,看起来不大,但都十分闲适。很适合师生散步闲聊探寻学问与真理。林道不长但是四面相通,循环往复,闲步其中可无限延长。无限的林荫路无限的时间无限的课堂。什么叫自由自在?在这静静的林荫路,在那宽阔的校园草坪以及神经兮兮氛围酒吧还有那康河上的游荡(剑桥大学所以地的河)就是能让师生闲适其中而进入自由自在境界。据说牛津剑桥的导师制很有效,导师都很愿意带学生在散步中交流学术思想。牛顿看苹果落地突显万有引力灵感就得益于这种自由自在!
写画剑桥牛津,看中国当下高校艺术教育,真的思绪万千……画名校,看世界。顺便思考中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相关人文、地文、天文、神文。也想画一批充满建筑空间智慧的画进入寻常百姓家。希望这些有哲理有智趣有人文向往的名校建筑空间智慧通过我的画进入百姓家。期待我们的校园能让更多孩子能自由自在地健康成长,教育强国家才真正强!
多看世界才能拥有世界!
余工于剑桥(2012年8月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20
余工画剑桥主题画展
主办单位:
广州大学岭南艺术重点研究地
广州市越秀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越秀分局
承办单位:
青云书院艺术馆
广州市山田组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
广州市大器舫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庐山艺术特训营 江西美术专修学院
协办单位:
广东星艺装饰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市华浔品味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广州市名匠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广州市三星装饰设计中心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20
余静赣先生简介
余静赣,人称余工,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人。广东星艺装饰集团创始人、江西美术专修学院董事长、总统家文化传媒、庐山艺术特训营、庐山西海国际艺术学院创办人、十方建筑创始人、北京大学文化研究员、清华大学MBA工商管理硕士、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博士、孟加拉达卡大学、江西师范大学、上海东华大学等几十所大学客座教授、国家高级建筑师、IFDA国际室内装饰设计协会中国区副会长、广东省建筑装饰行业协会副会长。著作有《欧洲建筑语言符号》、《木街诗画》等系列。
90年代初,在360行里压根就没有注册家庭装饰这个行当的时候,余静赣先生就带领家乡子弟在广东打造出中国一个全新行业——家庭装饰,由此带动江西武宁几十万人致富。余工的愿景是让每一个打工的乡亲都有机会成为老板,他成功扶持3000多家企业创业、培养业界10000多名设计总监。因为群体效应,武宁也因此有了“装饰之乡”的美誉。多年来,筚路蓝缕,拓垦荒原,余工创建的广东星艺装饰有限公司目前在全国65个大中城市拥有分公司1000多家,员工达5万多人,年产值近20个亿,是中国装饰业第一品牌,余工由此被《纵横》和《人民日报眠外版》誉为中国装饰业界奇才,中国家装之父。
2003年,为了给国内外设计艺术人提供一个可以交流学习的艺术设计平台,推动中国设计艺术走向高端,全面提高中国建筑家居设计水平,培养更多的设计人才,余静赣先生投资近2亿元在家乡武宁创办了庐山西海国际艺术学院,每年有来自全国500多所高校的近8000多名大学生前来特训营接受艺术特训,送优秀人才出国留学,帮助贫困学子完成学业,扶持大学生创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央电视台《身边的感动》栏目为此报道了余静赣的事迹。余静赣在潜心教育的同时,还发起创办了十方建筑,为农村老百姓盖房子,设立绿十方建筑基金,援助汶川、玉树等灾区家园重建,余静赣先生也因此先后被评为“江西省十大创业先锋”和“感动九江十大人物”。
多年来,余静赣先生醉心艺术,走遍世界各地坚持钢笔建筑写生于创作,其作品飘逸流畅,线条表现简练传神,视点独特而开阔,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20
广州青云书院
青云书院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惠福东路389号,又名梁氏千乘侯祠。始建于清康熙三十八年,清康熙四十年建成,是当时广州府、肇庆府的梁姓宗族共同合资建造的合族祠,为参与建祠的梁姓宗族子弟到广州城参加科举考试、办理诉讼、缴纳赋税等事务时提供居所。据传,光绪进士梁士诒年轻时曾在此读书,他后来被授翰林院编修,曾参与袁世凯胁迫清皇室退位的活动,任袁世凯总统府秘书长、交通银行总理、财政部次长、北洋政府国务总理等职务。“求通不求直”,民国七年(1918),广州市拆城墙开马路,规划新建的维新路(今起义路)要穿越千顷书院和毗邻的青云书院(先贤千乘侯祠),直抵珠江边。当时梁士诒和梁启超电告广东政府,要求保留“梁千乘侯祠”,最后得以保留。民国九年(1920),青云书院在与市政局力争无效的情况下,被拆毁割让包括西斋昌后堂三大座在内将近一半的面积。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21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21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22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22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23
走笔行世界 一次画展,百年岭南书院与百年英伦名校面对面
一幅作品,深入校园建筑的地理人文与教育理念
一腔热情,行万里路探寻庐山特训营教学新模式
梅曙平
在繁华的广州,有一所历史悠久、清幽宁静的青云书院,2012年8月13日到9月13日这些日子,这世外桃源一样的书香门第,忽然出现了少有的热闹,原由是这儿举办了一个别开生面的主题画展:走笔行世界,余工画剑桥。
画展的主人翁叫余工,在北大人文研究员、建筑设计师、哲学博士、星艺装饰集团创始人等众多头衔中,与教育有关联的是江西美术专修学院董事长、庐山艺术特训营创始人,因为从事教育,所以余工对世界名校的建筑风格、校园环境、人文理念十分地关注,到如今,余工已经跑遍了国内近千所学校,画了数万张校园建筑。这一回,他下了决心要用三年时间,画遍欧洲名校,英伦的剑桥、牛津是第一站,因而就有了眼前这一幅幅主题鲜明、风格独特的作品,就有了这让人流连忘返的画展。
一幅幅画,展示了剑桥、牛津以及伦敦街头、广场众多融汇时空的建筑,透过那曲径通幽的林萌路、宽阔的校园草坪以及康河上的桥梁、舟船;透过牛顿、达尔文、路德、雪莱、拜伦、培根、霍金、罗素等大科学家、大哲学家、大诗人曾经谈天说地的酒吧和做学问的图书馆,透过这些能让师生闲适其中并进入自由自在境界的教育环境,观看画作的人,不由得发自内心地叩问。
画名校,看世界。在行走中,在观察时,在画作里,思考与中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相关的人文时空与教育理念,这些充满建筑空间智慧的画,就不仅仅只有两维的平面,而是通过建筑背后的时空故事,做多维的延伸,它的触角探寻的是教育、历史、中西文化等众多的课题。
余工以自由奔放的绘画风格,饱含深邃的哲学思想,行云流水的笔触,奔放自如的构图,激情澎湃的心情,展现了自然之美、空间之美、人文之美、意境之美。在描摹国内外校园建筑艺术发展轨迹的同时,更加对校园建筑空间作人性和哲理上的思考,做形而上的剖析。通过艺术,深入研究国外校园建筑的地理环境、 文化习俗、人文气象、教学理念,以绘画的形式找寻值得思索和珍视的精神食粮,以画展的形式与空间环境艺术设计界同仁进行交流探索······哦,一次画展承载了多了艺术教育的基因!
在艺术创作与教育探寻之间,一条实实在在的纽带是:余工创办的庐山艺术特训营。庐山艺术特训营之所以教育方式不拘一格,之所以在短短几年内成为教育界的一块知名品牌,之所以每年能够吸引近万名来自全国600多所高校的大学生不远千里,来到庐山西海进行手绘艺术特训,是因为有一批像余工这样肩头担负责任,胸中装着学生,以教育为公的人。每一年,余工都要自助优秀人才出国留学,每一年,余工都要与众多画家、学者一道带领莘莘学子出国采风;每一年,余工都要举办“WA总统家杯”手绘大赛和庐山水彩艺术节,每一年,余工都要与众多老师一道,在全国各地举办巡回讲座和巡回画展,每一年,余工都在教学之余,坚持行万里路,画名校,学名校,不断丰富自我的教学思想,寻找办好教育的法门。
为了心中的教育愿景,为了进一步打造好庐山艺术特训营,为了推广普及手绘艺术教育,为了做强中国艺术设计,近十年来,余工筚路蓝缕,甘做艺术苦旅上的苦行僧,在对比、发现、思索中,以校园建筑空间为切入点,去感悟充满哲理与人性的教育意义!
这,就是余工!这,就是一幅幅建筑艺术品后面的终极求索!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23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24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24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25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25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25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26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27
余静赣博士和他的钢笔画
梅曙平
余静赣博士是北大人文研究员、著名建筑装饰设计师,是中国最早从事家庭装饰的人,因而被人们称为“中国家装之父”。他从事家庭装饰设计时,三百六十行里还没有这个行当。他在失败中一次次站起,在挫折中坚挺,硬是带领乡里乡亲从无到有地开创出星艺装饰集团,使几万人因此走上了致富之路,他的家乡江西武宁也因此成为“装饰之乡”。在事业成功的同时,他还练就了一手快速手绘草图的绝活。如今他把这手绝活转化为钢笔画艺术,每年在百忙之中他都要抽出时间到世界各地写生,画了大量的作品。
余静赣的写实钢笔画旅程,是从创办庐山西海艺术特训营开始的,在此之前曾画过很多“手绘草图”,但那是为了创业,愉悦的感觉自然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写生创作那样使他陶醉。早期创作时,他在处理手法上有些受“手绘草图”的影响,、装饰味过于浓了一些,在表现丰富的物体的质感和内在本质上力求有一个切入点。在不断地写生创作实践中,余静赣渐渐找到了钢笔画的感觉,坚实的空间感和构图能力使它的钢笔画有着立体的维度,有着清风朗朗的视觉牵引。
钢笔画是从西方传过来的画种,提起它人们总是想到书本插图和连环画,当初画的人不多,近些年才渐渐被人们注意。因而并没有这样那样的条文的规定,也没有固有章法要求必须要用哪种手法去表现,大多是根据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去刻画就可以了。这很符合余静赣的天性,崇尚自然而然,行云流水。
老建筑是余静赣热衷的题材,因为它们充满神秘、充满回忆。钢笔画表现建筑是世界性的,因为钢笔画是大多数建筑师的拿手好戏。所以只要从事钢笔绘画就得从建筑画起,建筑画的兴旺也振兴了“钢笔画”的发展。因而每到一个地方,余静赣就对当地风格各异的建筑情有独钟。他笔下的风景建筑,在绿野丛中,有着某种与自然和谐的因素,正是这种因素,撩拨了余静赣表现欲望。余静赣善于用钢笔来刻画建筑,较好地表现其质感,赋予建筑坚实的效果。特别是在刻画墙体与屋面时,他除了强调细部的质感之外,一直保持着屋面与墙体的整体光感的相互关系。在整幅作品的表现过程中,余静赣明白光影下的暗部描写尤为重要,将暗部细微处表现得到位,会使画面丰富多彩。在环境处理的过程中,余静赣有着多种表现手法,他善于以少当多,有时惜墨如金,有时又细腻刻画,轻重缓急有章有法。余静赣的钢笔画留白很是恰当,给人画外有画的联想。
熟悉余静赣的人都叫他余工,余工的生活经历很丰富,学识也很渊博,他哲学造诣很深,这些因素都多多少少表现在他的画作里,创作对余工来说是内心深处所积累和保存的某种情绪,通过观察并描画事物产生共鸣并得以释放。观看余工的画,仿佛是一种轻快而逍遥的表达,总能唤起人们对往昔的回忆,朴实而富有人情味。在创作的表现上,余工的情绪一直受到作品素材强烈的感染,他的整幅作品在表现上往往是一气呵成的,所以从整体上来看,其完整性是很强的。 余工作品光感很好,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余工创作时大多不是事先计划好的,而是在创作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顺序。这种顺序只是概略的,不是绝对的,因为在对物品的刻画过程中,为了达到画面和谐统一的效果,有时需要相互之间穿插进行。钢笔画创作的顺序,要根据自己对作品素材的理解来进行,到底要用怎样的顺序、怎样的手法等等,不能生搬硬套,要灵活掌握。余工非常注意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整个作品的统一性。
余工明白情感的宣泄,是艺术创作的重要因素。艺术感染力的强弱,就在于创作时作者情感自然流露的多少。在艺术品的表现过程中,艺术家情感倾注,必定能获得相应的艺术价值,这种价值,绝不是能拿金钱可以衡量的,因为,精神世界的产物,只有用精神世界价值才可以衡量。余工喜爱通过表现“建筑”来间接的反映社会生活。钢笔画表现建筑的能力,是没有可怀疑的地方。但是,要使作品摆脱建筑画形式的束缚,走向“纯绘画”,确实是值得思考的事情。在建筑题材作品的赏析过程中,人们很难判断,哪种作品是建筑画,哪种作品又是纯绘画。尤其在钢笔画领域里,建筑题材的表现始终处于模棱两可之间。
余工知道从建筑装饰设计到钢笔画的纯粹有一个艰辛的过程,建筑师所研究的绘画语言,主要是科学性、客观性与功能效应等要素。建筑师强调建筑画要有实用性,要与“工程”相结合。而纯绘画所表现建筑方面的题材,应该是从情感以及社会生活方面入手。画家通过建筑的描写,转而对社会生活进行主观“诠释”。这样在绘画领域里,建筑题材的作品才会有立足的空间,才有可能出现动人的佳作。钢笔画题材的选取范围是广泛的,只要有使你感动东西,都有可能是一个好的题材。但就素材的要求而言,还是要考虑内容的丰富性的,因为,钢笔画所能达到的效果和深度,与其它画种是有区别的。当不断的尝试进行到一定的程度时,则连续地出现一些模糊的现象,正是这些现象引导着余工走向一种境地——探索。这个世界真是奇怪的很,当我们高谈阔论时,似乎满腹经纶,什么都知道,而让我们对一个再普通不过的问题追索其根源时,我们的所知竟然是那样的浅薄。余工有时也感到探索的的陌生,让人茫然,虽然是这样,可钢笔画的无穷魅力像地球的磁场一样,强有力的吸引着余工,让他百折不饶地走下去。余工觉得艺术的表现应该是自然的,和谐的和“不修边幅”的,一切的研究也在这些基础上进行,恰到好处自然水到渠成。所以余工的作品有自己的个性,他的钢笔画让人一眼就能够认出来,这是余工手底的东西,余工的钢笔画充满律动,有无拘无束地激情充盈其中,余工钢笔画的最大特点是一个字——快!无论多么复杂的建筑与环境余工都能在几分钟里勾勒出来,他是那么得心应手,那么胸有成竹。
除了在给学生讲座时,余工基本上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但他的内心世界却走的很远。余工在创作前先要睡眠充足,然后出去四下里走走,在散步遐思与观察中,他其实是在与客观事物进行“交流”,余工晓得这是一位画者进行创作所必须的。如果我们对所表现的“对象”,仅从感性认识上进行主观的“判断”,那么,接下来只能使其作品苍白、乏味,长此以往,则会丧失创作欲。所谓“交流”,就是对客观世界进行本质上的认识,掌握事物存在的原理及与其相关事物的联系,把握对象的“运动方式”并理解其存在的价值,递交和接受相互的情感符号与信息,完成最终的融会大同。“交流”是绘画创作的基础之一,是作品成功的必要保证。艺术创作离不开“交流”。“交流”有助于我们“渡过难关”、“化解矛盾”,“交流”可以让我们表达情感、达到我们的目的,同时完成艺术交付给我们的使命。
余工崇尚自然,他的思考是从人与建筑与自然空间的视点上展开的,他每年要培养几千名全国各地大学生的特训营就是坐落在偏远的庐山西海湖湾,余工深深理解当人们从大都市来到山野,走入丛林时,那种情不自禁的愉悦与欢快,余工说:人的天生的本性来之于自然的造化。正因为于此,余工的钢笔写生总体风格是大山一样质朴,农民一样率性,外加一点带着书卷气的浪漫与理想。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27
余工画剑桥主题画展产生广泛影响
(记者梅曙平 报道)2012年8月13日至9月13日,“走笔行世界,余工画剑桥”主题画展在广州青云书院举办,这是江西美术专修学院下辖庐山艺术特训营高校巡回画展之外又一次高级别的专题美术展览,是特训营师生笔行天下采风系类中有一出重头戏。
北大人文研究员、著名建筑设计师余工多年来坚持钢笔画创作,足迹踏遍世界各地,创作出很多高水准钢笔建筑画。余工善于用钢笔来刻画建筑,较好地表现其质感,赋予建筑坚实的效果。在环境处理的过程中,余静赣有着多种表现手法,他善于以少当多,有时惜墨如金,有时又细腻刻画,轻重缓急有章有法。余静赣的钢笔画留白很是恰当,给人画外有画的联想。余工作品光感很好,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余工喜爱通过表现“建筑”来间接的反映社会生活。余工的作品有自己的个性,他的钢笔画让人一眼就能够认出来,这是余工手底的东西,余工的钢笔画充满律动,有无拘无束地激情充盈其中,无论多么复杂的建筑与环境余工都能在几分钟里勾勒出来,他是那么得心应手,胸有成竹。
余工崇尚自然,他的思考是从人与建筑与自然空间的视点上展开的,他每年要培养几千名全国各地大学生的特训营就是坐落在偏远的庐山西海湖湾,余工深深理解当人们从大都市来到山野,走入丛林时,那种情不自禁的愉悦与欢快,余工说:人的天生的本性来之于自然的造化。正因为于此,余工的钢笔写生总体风格是大山一样质朴,农民一样率性,外加一点带着书卷气的浪漫与理想。
作为一名勤奋的画家,余工画剑桥、牛津,只是他“走笔行天下”系列第一站,接下来,他将用两年半的时间走访世界其他百年名校,继续用钢笔描画记录各地名校别具一格的人文景观和建筑风采,希望为中国空间设计教育带来新的启发与思考,并借此,让设计师认识到手绘草图的重要性,进而推进手绘艺术教育的普及。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28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28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28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29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29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29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31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31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32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32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33
江西美术专修学院董事长余静赣访谈
记者:大家可以理解一下手绘和电脑绘图是相对应的,比如说有我们的业主想要去装修房子,请来的设计师会告诉他我想要什么样的房子,如果设计师要现场绘图就可以马上在现场表现出来,这和电脑绘图是不同的。余工为什么要推广手绘呢?
余静赣:因为从事装饰的公司,在最初创业的时候手绘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因而我们办艺术学院,手绘是一门重要课程,目的是让年轻的设计师重视手绘或者是呼吁全行业重视手绘这样一个培训的项目,让大家认识到手绘在行业中的作用。
记者:余工你好,我知道您在庐山西海有一个学校,学生念学校是培训的那种形式还是以常规的、常年的念两三年为主呢?
余静赣:江西美术专修学院分三大教学主体,一是以中专教育为主的九江庐山西海艺术学校,这部分招收周边初中毕业生,实行两到三年教学,另一块是庐山艺术特训营,主要担任大学生和设计师培训教育,现在有600多所高校的学生过来,还有一块就是江西美术专修学院的大专教育,这一块是我们将来的教学重心,在本院就读中专两年(基础教学)获取中专学历,接着就读大专三年(专业教学)获取大专学历,合格生公费资助出国留学两年获取本科学历。我们的品牌专业是设计、绘画、工艺美术等目前推出了7年制一站式人才培养教育。具体地说,就是初中毕业的学生选择就读江西美术专修学院,在学校里将接受“2年基础教学+3年专业学习+2年国外留学”。七年树人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循序渐进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掌握实实在在的专业技能,学得一技之长,同时通过留学开拓学子的眼界,使其进一步自我超越。这种“中西结合,学以致用”的教学构想,就是要让从江西美术专修学院毕业的学生基础过硬,专业娴熟,眼界开阔。
记者:学生除了在学校学习以外,您还会开设社会上的实践吗?比如说带着学生把手绘图给业主看吗?还是说学校只是在学校里?
余静赣:我们有三种形式,一个是设计人带他的设计过来跟学生一起做。第二个课程是,我们有一些哲学课程,就是经过一堂课以后,做设计思路总会有,我们有这样的课。在这里学习,作业量很大很艰苦,但能实实在在学到扎实的东西,这也是我们教育的特色,就是要让学生学有所成。
记者:余工的思想很有境界而且很哲学,通过您自身的言、行,让您感觉到第一你内心生活的品位非常之高。第二,你对世态认识非常地清楚。你曾经说过,为什么要做手绘电脑其实要比它好得多,为什么还要坚持。你说,手绘中的每一点每一线都代表一个建筑师、一个设计师的思考过程。也就是说能通过你的点和线看清你对建筑的理解和对整个建筑的把握,我觉得这句话是最牛的、也是非常铁的一种东西。我对你这句话记得非常地清楚。
余静赣:室内设计师给人家方便的感觉,给人住的升华的感觉,这是一个长期的东西。对设计人来说 要认清自己做什么东西。比如说我们建学校就要了解一定要有安全性,但室内设计师很多时候的着眼不是做简单的工建而是方便人家。比如说我们做一些家具和灯具,一个空间的打造都是不同的功能定位来满足不同的要求,我们的社会责任就是做好自己的工作。现在我们讲低碳和环保,因为我们要保护自然资源和地球,不要拿着很贵的材料去做墙壁。我们要教会大家如何环保,把不浪费的材料用到设计上。真正的设计,就是说把正确的设计理念、正确的设计手法慢慢发展出去,这也是我们在学校教学中一再强调的理念。
记者:您一直在推动手绘,大多数的消费者在找设计师的时候更认可的是电脑的绘图。您如何引导消费者认识手绘呢?如果消费者要求设计师效果图的话设计师的主导还是会偏向效果图的。
余静赣:我认为手绘是设计师的一种修养。我觉得一个设计师要给社会提供艺术级别的生活空间。如果你没有这份修养提出来的空间可能就达不到那个档次。这对社会是一种伤害。举一个例子读大学四年和没有读大学四年,它的区别不是知识量少不少。两个人的知识量差不多,但读过大学的学生在同学间的交流气质就不一样。
记者:那如何引导消费者呢?
余静赣:手绘功底比较强,做方案和做人的气质就不一样。客户要求是最后的借口,我们跟客户交流的时候要讲清楚。更重要的是下一阶段跟方案设计师交流。所以手绘其实是一种修养和一种高质量的生活。
记者:我有一个是关于设计师教育方面的问题想请教,因为余老师在庐山开展了教育工作。很多设计师在大学期间从事的是跟建筑不相关的行业,他们通过后天的一些努力成了一些伟大的建筑师,现在设计教育出来的大师也并没有那么多。我想知道设计师是能够教育出来的吗?
余静赣:这点我觉得不能怪教育界日本设计师和中国设计师的区别不在于知识量的区别而在于观念的区别。日本的国民氛围是比较哲学,而中国的国民是比较感性。我们缺少更深入、哲理递交于。我觉得教育家应该从哲学方面给设计行业的学生以帮助,增加中国特色。我们的设计师谈到光线的时候,太阳光的亮度、光线取暖等等,站在哲学这个光线就不仅仅是亮不亮的问题,而是空间灵魂在那里。而且我发现日本的设计师成才率比较高,但实际上他们都是多多少少地哲学学的比较好。包括有的设计师就是哲学系毕业的。我们中国设计师好像是没有一个达到哲学层面的。所以我们要从这个方面来考虑教育界的缺失。
记者:您投资近2亿在家乡办学,获得了很多社会荣誉,作为一个学建筑科班出身的设计师,您是否认为自己已偏离了您的专业?您在专业道路上的投入与当下投入艺术教育显然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你如何看这两者之间的区别?
余静赣:对于这两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在家乡办学的目标是做强中国艺术设计,创办的学院包含建筑设计专业,其实就在专业方面符合了我的需求,与艺术设计无关的专业不会开。我从事工作三十多年,十多年做建筑设计,二十多年做室内设计,室内设计相关的知识相比较而言稍微局部一点,但是就这点来说,办学校我认为还是符合我的本意的。至于说在专业地投入上,我从事了三十多年的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设计了不少工程,积累了一些经验,做了大量的案例,因而,我觉得我还是学以致用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创办学堂,投入教育事业,能够将自己的实战经验结合起来融入到艺术教育之中,就是对我所学的专业的延伸。我们办学院和中央美院等艺术教育是有区别的,我们只开设三大专业,第一大专业是乡村建筑;第二大专业是水彩,纯艺术表现与建筑空间表达是有紧密联系的;第三大专业是雕刻艺术类,实用工艺艺术也是室内空间、建筑空间、景观空间等所需要的。这三大专业都和我的老本行——专业建筑相互关联,学院在些方面找到了一个汇合点:艺术、设计、实用、空间,彼此关联在一起,就是对专业的进一步拓展,当然,我希望在艺术教育方面为国家为行业摸索出一条新的路子。
记者:您创办的庐山手绘艺术特训营闻名业界,您画的手绘设计也很棒,您觉得拥有手绘技能的设计师与不会手绘的设计师有什么区别?手绘对设计师意义在哪里?
余静赣:我觉得设计师拥有手绘技能是他的基本功,一个方面是艺术的修养,手绘好的设计师相对的艺术修养较好,在手绘草图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会提升设计艺术,这是一个沉淀与感悟的过程。二是手绘表达可以快速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有一种灵感触发和精神的东西在里面。同样是做一项工作,手绘表达好的设计师会快乐潇洒些,会在某些方面有着更多的自信,手绘的意义在这三个方面能够具体体现。当然,电脑好的设计师也能拿出创思也能有艺术修养,很多都是相通的。但是手绘的修养可以更加的直接,电脑会有很多的限制,如模型、图库等,创作会弱一些,靠电脑表达会影响设计师的创作思维。从某种意义上说,手绘表达是一种思维,这种表现手段包含很多的思考,通过笔在纸上画,思考是贯穿始终的,由此会带来很多的创思。总而言之,手绘对于设计师的意义在于:手绘是一种艺术精神,会手绘的设计师做设计不会觉得枯燥,他们意气风发,创意无限,因为有了激情,有了爱好在其中,因而,手绘同时也是艺术文化的积淀!
记者:大家都知道,您非常注重对青年学子的品行和意志的培养,尤其是倡导“名师点灯”的思想启蒙教育,它对学生的成长具体意义何在?
余静赣:自己经历了几十年的社会打拼,深深体会到一个人的品行与社会责任,还有性格修炼不到位的话,事业就不好做。性格修炼首先是要从个人的职业良心、事业胸怀和意志力着眼的,很多的设计师,想做一番事业,但是常常因为这样那样原因做不下去,就是因为没有意志力,才会半途而废,以至于频繁地换单位、换岗位,结果缺少事业的磨练。因而,我培养年轻人,尽量在给他们知识学问的同时,加强意志力的培养,意志力往往决定事业的成败。我在办学上,注重这些课程的安排。品行意志是怎么来的?不是课堂上随便说说或者开展远足就行的,关键还需要他们能够透彻地认识,成为每个学子思想的指导,这才能够点亮他们的心灯,从而得到很好的品行指导。我认为,坚强的意志,不是说走100里就很坚强,要明白意志力和人生的观点是紧密相连的。名师点灯,有时候一句话就点亮了一盏心灯,一堂课就点亮一个人的一生。古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人人都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得到社会认可的。导师的作用就是让学子少走弯路,这些对于青年学子是需要的。
记者:您曾为8亿农民住宅规划市场前景,那充满前瞻性的描述很精彩,那么如何定义中国当代乡村建筑学?你创办的这个专业有什么特色?
余静赣:这是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8亿农民,有房有地的,但是,基本上没有人为他们做规划,做设计更谈不上。乡村,没有设计师、建筑师在行走,这是一个怎样的空白?8亿人,是几十个德国、几十个法国、几个日本、美国的人口总和啊!在这广阔天地里,却没有设计师来参与,这个问题很沉重。乡村建筑学是培养专门为农村做设计的人才。现在城里的设计师很难深入乡村,城市建筑几乎进行了量化,而乡村建筑却没有人考虑。现在乡村建筑都没有朝向,没有格局。家居与种地养殖的关系,农民放下锄把需要洗脚、洗手,厕所需要卫生规范、农村用水系统的安排与再次利用分配等,都没有人去思考。乡村建筑有自己独特的方面,虽然也可以借鉴城市的设计系统,如供水供电等,但是也有绝对的不同之处,如乡村养猪、城里养宠物,走廊的走向,农村牛走的道,猪、鸡、鸭豢养等都要考虑,这个专业特点是讲究与结合自然,充分利用自然以及当地的建材和气候条件。农村生活环境是不一样的,城里没有这样的平地和环境。而且乡村的地域性非常强,使用功能,更多的要考虑农田和生活。乡村建筑学不需要太考虑市容市貌,觉得好用好看就行,也许很土,但是舒坦、适合就是好设计,设计相对讲究也比较大些,这些是乡村建筑的三个特点。乡村建筑分布比较散,成本比较高,这些都是全新的课题,因而对设计师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乡村建筑方面的人才要求会施工、会管理、懂材料,是全方位综合能力比较强的人才。特别是,乡村的建筑结构或水电或暖通等方面,不可能单独有这方面的专家来服务,一个设计师必须涵盖所有的知识,注定我们的设计师必须是多面手。
记者:您在吃、穿、住、行上都没有太高的欲望,尽管是一个身价和资产过亿的企业家。您这种朴素的世界观是否与当下流行的财富观念格格不入?您是否感觉您不太入流?换句话说,给人的感觉是否太落伍了?
余静赣:客观来说我不缺钱,但是事业的投入都是靠我们自己一点点挣的,虽然也有一定的相关扶持。可是,帮助家乡人办学校,扶持学生出国留学,聘请名师前来点灯等等投入都是非常大的,面对这样庞大的资金需求,我不能算是富有的,甚至可以说是比较拮据的。钱要花在刀口上啊,因而不容许我在吃、穿、住、行等方面讲究奢侈,我也希望有好的车、好的房子、吃好的、穿好的,过舒适的富人生活,但是我的条件不容许。目前清淡的生活,也是我心甘情愿的,现在的日子和以前相比已经好很多了,天天热热闹闹像过年一样,多好!我不需要买车,这笔钱就可以用来干更有意义的事情。对于落伍这个问题,稍微有点知识文化的人不会觉得我落伍。因为我的消费观念,在事业上,不在个人享受上。人生在世,地不过三分,衣不过六尺,我也不缺什么,并不落伍。因而,不管到北京到清华大学还是到企业面对大学者、大总裁,我都不觉得寒酸。我真正过着内心平和的生活,在大自然中诗意的栖居,有小鸟的欢叫,有田园生活的乐趣,有我想做的事情,很高端,很多人一生努力追求的不就是这种生活吗?而我已经有了。
记者:您学的是建筑学专业,但您现在全身心却投入到艺术教育,这是两个不同概念的领域。从建筑专业跨界到艺术教育,您适应这种跨越吗?您为何如此痴迷艺术设计教育?
余静赣:这两点我结合的比较好,我投入的艺术教育,立足点在设计、水彩、装饰艺术,其他的专业不铺展,如果是三大专业的需要,其他的课程就会作补充。艺术教育需要有人牵头去摸索,不是懂教育就能办好。蔡元培是伟大的教育家,但是他不一定什么都懂啊,他同样做好专业繁多的北大教育的带头人。他要做的是在校训、艺术宗旨、文化教学理念、社会责任等方面给学校定位,这是一个大方向,是办学的宗旨所在。与自己本身的专业关系不是很大,不是说,一定要有纯专业知识才能办相关的教育,更多的是服务国民生计的某一方面。我办学院,专业与我本身的专业还没有太大的跨越,但是教育对于我是一个新的挑战,可是我可以请专家来做校长啊,比如张友苏教授,从事教育35年,他在大学当过艺术学院的党委书记,担任过商学院的党委书记、国际艺术交流学院的党委书记,教过管理学的课程,他对教育应该是个行家里手吧?至于其他专业,我们不懂,我可以聘请专家啊。不拘一格用人才,在年轻人里提拔懂艺术的有志之士共同打造这份事业,这与我本人学什么专业是两个概念。当然,我也不会脱离专业,有时候我自己还要做设计,隔三差五接几个方案来做,比如最近帮田秘书长做别墅,公司大的设计客户指明要我做的我也会做,一年做几个,江美的校园我最近就在做设计规划。办学稳定后,我还准备投入乡村建筑,利用自己专业为农民做设计,我不痴迷办企业,随时可以跳出来做老本行。这叫拳不离手。
记者:很多杰出的设计师都是因为项目设计而成就了自己,闻名业界。作为建筑师,您却是以艺术教育的传播成就了自己,也因为造福家乡赢得了很多荣誉。您怎么看这两者的关系?您怎么衡量一个设计师的境界?
余静赣:关于设计成就和个人荣誉的问题,我也很羡慕像安藤忠雄等闻名世界的建筑师,羡慕那些做出很好的教育成就的艺术教育家,四川美院的罗中立院长,他不仅在艺术教育上就卓有成就,而且本人的油画创作也闻名全世界。我羡慕的不是荣誉,而是他们能取得这样巨大的成就。我从来就不是为了追求名誉而做设计传播,我是发自内心地热衷于这项事业,想做出一些成就来,从而实现人生的价值,人活在世上,总要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吧?能够做世界上闻名的建筑师,能够设计世界上被广泛认可的建筑,也是有创作的欲望和企图心的,这也是事业的动力所在啊。一个好的设计师要经过很多的关卡,有这种欲望才能排除万难,建筑大师拿到荣誉和奖项,同样是对他们劳动的肯定,也会鞭策他们做的更好。我如是想,如果办好教育,培养出更多优秀设计师,那不也是一项有意义的大设计,大工程吗?给我三、五、十年的时间,我有信心把艺术学院办好。我现在还不老,50多岁,我还有20多年可以打造自己喜欢的事情,打个好基础然后让年轻人在接着拼博。到时候我就可以抽身,我有信心我潜心乡村建筑设计,同样能够让大家知道余工,我还怀抱着设计出经典作品、成为教科书上参考的经典案例的雄心。我出名了学院就更加出名,招生就会更好,也能够留住更好的人才,这些都是不矛盾的,都是事业的组成部分。如果设计用自己的真才实学出名,说明他在用心做,他用劳动和创造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诚然,很多默默无闻的建筑师,也很伟大,业很棒,比如灾区,多少代工匠的手才成就现在的建筑特色与经典,他们也是用毕生的精力在投入一项事业,所以这样的人都值得尊重。所以,境界有高有低,利人利己是高境界,不高做不出好的设计,一个优秀的设计师首先要学会做人,这是毫无疑问的。
记者:有人说当下社会是一个追逐“名利”的年代,作为一个成功的教育家、思想家和企业家您如何看待“名利”?
余静赣:上面已经谈到了,人生三件事:吃、睡、拉,这是本能,三件事能够保证,其他的还有,财富、名誉、权利,没有钱就不能办学不能帮助农民做房子,追求财富也是对的;名人做事更方便更能实现自己人生的理想;权利是国家给予的市场给予的,有权利能够调动更多的人,团队力量更大,人生价值体现会更高。当然,原则是不损人利己,要利他利己。为了他人,自己也同时会得到回报,我目前就是这个境界。
记者:以您的睿智思想和独到的眼光,对于那些学习建筑或室内设计的年轻学子,您有什么建议给他们?
余静赣:这个采访,问题都很到位。其实对他们的建议,在前面的谈话中,我已经回答了很多。比如说名利观、价值观、世界观等等,我想强调的是:人生要树立为大部分人谋利益的价值观,年轻人刚走入社会,面对很多选择,在选择面前首先要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假如出发点不对,下面的路就会很难走。有了正确健康的人生目标,才能得道多助。目标远大,脚下的路才能越走越宽敞。在找准用力方向后,就要坚持、坚强、坚定,遇上挫折不能急躁,要学会反思,要不断虚心学习,在过程中学会调整路线和方案,但是目标不会变。上善若水,水的目标就是汇集到大海,经过千难险阻,经过重重阻隔,但是最终他们汇聚成力量,托举起大帆船!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34
师法自然 根艺种德
——庐山艺术特训营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侧记
梅曙平
江西九江市武宁县的丰良村坐落在庐山西海一个宁静的湖湾,这里云山苍苍,湖水泱泱,自然风光得天独厚。自从广州星艺集团创始人、著名建筑设计师、北大人文研究员余静赣先生回家乡办学,创办庐山艺术特训营,这一方水土从此便与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年寒暑假,来自全国600多所高校的大学生都纷纷朝这里集结,为的是提高自己的手绘艺术设计水平。
前来特训的大学生大多是从事室内装饰、园林景观、城市规划、服装以及工业产品制造等相关专业,由于现阶段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课程设置大多实行的是“2+2”的教学模式,也就是两年的基础教育加上两年的专业教育。这种教育模式过多地强调基础教育,忽视了艺术设计的专业特点,那就是需要大量的时间磨笔实践,需要引导学生着手大量的手绘设计,由此激发创新思想,让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现实是,大学里的课程很杂,没有系统的手绘课,而手绘表达的意义是"手与脑的联动",具有准确性、直观性、臆测性、前瞻性、即时性、记录性、说明性和艺术性,在设计表达上有独特的作用和价值。余静赣先生是一位艺术设计的实践者,他创办的星艺装饰集团在全国各大城市有近千家分公司,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设计师和工程总监,因而他深切地知道作为一名艺术设计专业的大学生应该用力的方向。他办教育首先在课程设置上保持了自己鲜活的思考,没有人云亦云地挤艺术教育大纲的独木桥。学院汇聚了国内外近百位美术家、顶级设计师、手绘设计名家、企业家以及知名学者精心设置了独具风格的课程,这些课程就像聚光镜聚焦的阳光,名师点灯,力求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里,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悟。
余静赣办教育提倡以“磨砺意志,树立信念”为育人标准,倡导艺术与哲学的结合,理想与专业的贯通。办学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一代代的青年设计师、艺术家们从这里走出,在各自的领域独领风骚,为学校博得了广泛的信誉。同时,学校本着教书育人的法则,在励志教育上进行了全新尝试。庐山艺术特训营大力提倡“艰苦 坚持 坚强”教育,莘莘学子在六十天的特训中,疯狂艰苦1000小时,坚持手绘1000张草图,设计1000张创意方案,并举行几十场手绘设计快题竞赛,学生的手绘设计都要经历擂台论剑的大比拼,在百花齐放,千人争鸣中领悟设计的精髓。之所以如此强调手绘草图的磨笔训练,是因为作为资深设计师,余静赣明白手绘表现技法课程作为环境艺术与室内等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是集绘画艺术与工程技术为一体的,是专业学生用来表达艺术构思、设计意图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设计程序中,手绘表现是描述环境空间、进行形象设计更为形象直白的语言形式,它对创意方案的推导和完善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沟通与交流设计思想最便利的方法和手段,人可以通过手绘表现的便利通道来认识设计的本质内容和主旨思想。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电脑科技的在教学中的应用,使手绘表现技法课程也面临着某些无法回避的困惑和问题。手绘技法课程教学的现状在电脑设计出现之前,设计师主要通过手绘方式来表现建筑效果图。但因电脑设计发展迅速,正在逐渐取代传统手绘成为设计行业的“新宠”,学生也因美术基础薄弱等“先天不足”而厌倦手绘表现技法的学习。这种状况给手绘表现技法教学带来了困难,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面临挑战,更严重的是:许多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校都面临类似的问题。因而本着一定要做强中国艺术设计的宏博愿景,余静赣投巨资创办了庐山艺术特训营。
目的就是汇聚设计艺术精英,在一些大专院校环艺专业,"3D max"课程外,着重打造手绘技法课,,别是快速表现技法课为重中之重。在这门课中,余静赣请名师手把手教学生熟练地掌握马克笔、色彩、彩铅等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相结合使用的技巧,要求学生每天交十多张快速手绘图作业,如临摹工程竣工后实地照片的手绘图、用钢笔速写的透视图等.余静赣晓得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作过调查,快速手绘图的练习数量只有达到500张以上,画者的水平才有质的变化。 与此同时,庐山艺术特训营每期都要开展别开生面的挑战极限的野外写生、远足拓展训练、冬泳以及荒岛生存,苦其心智,砥砺意志,树立学子“坚持到底,绝不放弃”的人生信念。这就是余静赣办教育的整体思路:立足自然,远离喧嚣,让艺术类学子师法自然,倡导多元互动、和而不同的学术思想,着力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
余静赣从事室内设计几十年,他晓得艺术设计专业是艺术、科学和技术的交融结合,它具有集成性和跨学科性的品质特征。因此,庐山艺术特训营的艺术设计理论课程,基本上综合哲学、社会学、美学、文化学等相关的知识。余静赣知道忽视文化素质教育,强调艺术表现是许多高等院校艺术设计课程中共同存在的问题。余静赣指出:“从艺术设计教育而言,倡导创造性教育已有很长时间了,但时至今日,大多数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仍然是传统型的技法教育。有的院系的素描、色彩、构成、字体等技法训练课程占总课时的80%以上,而人文和社会学科、自然学科的课程很少,形成了学生人文学科综合素质偏低、模仿能力强而创造性不足的通病。”基于此,余静赣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他知道在短短2个月的特训期间,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是不可能的,但他就是要给设计类学生打开一扇努力的门径,抛砖引玉也好,苦口婆心也好,余静赣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修身养性的道理,让他们经过特训之后,明白要从事这个行业脚下的路应该往哪里走。 丰良的湖湾,一汪嫩碧的湖水,阳光暖照,微波流漾着点点星光。湖岸播种的向日葵与许多不知道名字野花,在逍遥的风里摇曳,和风写意着千重波浪。那小桥流水,那袅袅什起的炊烟,让人油然想起汤显祖的名句:“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洲”。经过丰良的人,照旧会有一份宁静,一份超然,一种淡淡的寂寞,一缕平静的思考。湖边那座庞大的钢结构建筑物,是特训营新落成的万人大教室。它每年都要迎来送往来自全国600多所高校的几千名学生。常常是这样,大教室内,一个又一个手绘和居住空间设计大师在尽情地挥洒语言,他们亲手把自己的作品分解成碎片,一片又一片地拼接给学生看,那些线条和色块仿佛被解剖后的零部件,但它们有生命、有感情,暗藏着智慧和玄机。手绘和居住空间设计老师们,都是在市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的老设计人,他们经历的设计案例成千上万,此时此刻,他们尽心尽力地把自己的经验和技艺,面对面,手把手地传递给学生。万人大教室里几千双眼睛齐刷刷地热切地张望着,等待着,面对这些幼鹿般的眼睛,老师们感到了肩头的责任。
余静赣远离都市,选择在如同世外桃源般的山野之地发现和培养艺术人才,看重的正是自然之于艺术的重要意义。“艺术之根只有深深扎进大自然的沃土,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滋养。”余先生说,“大自然这位老师胜过一万个吴冠中先生。”是的,余静赣曾在一篇文章里用诗一般的语言生动的阐述了艺术与自然的关系:“激发我们灵感的也许是一座饱含故事的老房子,也许是湖面上悠然而近的一只木船,也许是微风里轻轻荡漾的一缕花香,也许这些在喧哗中会隐去它们的面目,但等你的心宁静下来,它们就会重新闪现出耀眼的光芒。在这样的光芒照耀下艺术不再是沉默的石头,它就会通过你的眼睛、通过你千锤百炼修习有素的手感来表达,一张画的诞生过程就这么简单,不简单的是它背后的自然和人文,没有这两点在支撑,你笔底的线条和色块就没有根。
余静赣其实是一位相当成功的企业家,他创办的公司是中国室内装饰行业的翘楚,遍布大江南北。现在,他愿意把更多的精力投身到艺术人才的培养上来。他认为,这是一项值得自己身体力行、付诸心血的宏大事业。庐山艺术特训营只是这项事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国内外设计艺术人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艺术设计平台,推动设计手绘艺术走向高端”是余静赣先生内心的坚守与执着。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34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35
教育为公,余静赣着力打造千里马工程
源于江西九江幕阜山深处的修河,水行七百华里修远而绵长,一路上纳平水、溪口水等众多的支流,簇拥出一汪人工与天然浑成的湖泊,这片山温水软的地域在赣北的地图上称作庐山西海。水汪汪的庐山西海逶迤到武宁丰良地段形成了一个宁静详和的湖湾,这是一块充满诗意的版图。2003年,北大人文研究员、中国著名设计人余静赣先生在这块人杰地灵的红土地上创办了一所艺术类学校,从此,这一方水土就有了山高水长的人文气象。
余静赣先生最早创办的艺术学校叫作丰良国际艺术学校,前身是广东艺邦集团的“设计岛”。“设计岛”创建于1996年,为艺邦集团和中国装饰界培养了数万名优秀的设计师和工程项目管理人员,被喻为“中国装饰界的人才摇篮”。而今,艺术与庐山西海结缘,不是余静赣先生突发奇想的创意,而是有着某种因果的关系。真正的艺术家往往相信每只鸟都有心事,每条鱼都有灵魂,每棵树都在窃窃私语,每片云都有自己的梦。因此在他们那里,自然就是艺术,艺术就是自然。否则,青松怎会挺立,红豆岂能相思?熊和狐狸又怎么会有那么多故事和传说? 艺术与自然总是会有一些极其微妙的心心相应和息息相通,因为在艺术家看来,它们都有生命、灵气和美。因而当庐山西海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情落入充满艺术家气质的余静赣先生的眼中,艺术学院落根于此也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余静赣认为艺术要亲近自然,皈依山水,而庐山西海这片土地山清水秀,虽然当初透着一股子荒芜,但是这是一块等待琢磨的璞玉,只要规划好一定是一所好学堂。
无独有偶,在创办九江庐山西海艺术学校和庐山艺术特训营之后,2010年10月,在庐山西海艺术教育史上又发生了一件可圈可点的大事件。江西省教育厅102号文件批复江西美术专修学院改址庐山西海风景区,并更名举办者为余静赣先生,这同样是江西美术专修学院教育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江西美院是1992年经江西省教委(92)039号文件审批成立,是一所专门从事美术与艺术设计教育的学堂,也是江西省唯一的专业美术院校。自从更名举办者为余静赣先生后,“耕艺种德,师从天地”便成为学院的核心教学理念。从此,学院怀抱本土雄心,以一定做强中国艺术设计为己任,以培养和发现学以致用的人才为旨归,着力打造艺术教育的全新品牌。
余工兢兢业业地打造这江西美院的艺术教育事业,在专业以及课程设计上精益求精,同时汇集了中、英、法、德等十多个国家专家学者的教育精髓,设置精品课程,以“磨砺意志,树立信念”为育人标准,倡导艺术与哲学的结合,理想与专业的贯通。
在教学模式上,学院追求创新培养;在教学体制上,学院大胆改革,极富创意地打造“千里马工程”。 针对目前大学美术教育高考入门难,江西美院、绿十方基金、联合推出了“千里马工程”的全新教育构想。这是一项独特的公益事业,其目标就是为了贫困学子,为那些因为文化课不好考不上大学,但是具有艺术天赋的学生提供援助,帮助他们实现大学深造的梦想。让真正具有艺术专长,有成为艺术大师潜力的学子,走出应试教育的雷区,打破填鸭式教育的沉闷,助他们一臂之力,使真正热爱艺术、愿意从事艺术设计的美术爱好者、优秀学子能够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抱负,能够寻找人生的用力方向,成为艺术领域的栋梁之才。
在教学上,余工大胆提出7年制教学理念。对初中毕业进入江美的学子,极富创意地推出7年教育模式,即2年基础教育+三年专业学习+2年出国进修,这项工程的立足点是艺术教育具有自身的特色,力图打破填鸭式教育方式,为有艺术天分的孩淌出一条成才之路。学院另辟蹊径地对具有艺术天赋的学子大开绿灯,着重对他们的艺术天赋进行挖掘,并在助学金和学费上助他们一臂之力,以弥补应试教育带来的的偏差与遗憾。让哪些热爱艺术的优秀学子能够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抱负,能够找到人生的用力方向。由此引发对传统“应试教育”、“高分低能”的大胆叩问。
江西美院为了使“千里马工程”见成效,特地聘请了国内外近百位美术家、顶级设计师、手绘设计名家、企业家以及知名学者前来讲学任教,同时吸取中、英、法、德等十多个国家专家学者的教育精髓,设置精品课程,以“磨砺意志,树立信念”为育人标准,倡导艺术与哲学的结合,理想与专业的贯通的教育新模式,吸引了来自全国众多莘莘学子前来集结,不仅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设计人才,也为莘莘学子提供了宽广的学习深造平台,得到全社会的高度认可。办学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一代代的青年设计师、艺术家们从这里走出,在各自的领域独领风骚,为学院博得了广泛的信誉。
“千里马工程”是一项独特的公益事业,其目标不仅是一些高考无望的“艺术天才”,而且对于一些贫困学子,只要有艺术才能,就联合绿十方基金,给予全额奖学金支助并免除学费着力培养,帮助他们实现大学深造的梦想,使他们不因贫困而缀学,能够与同龄人站在一个起跑线。江美的愿景就是通过具有浓郁人文关怀的教育方式,培养未来的艺术大师。
国际融合,全球贯通,是江西美院的“大教育战略”。 北大研究员、中国家装之父、艺邦集团董事长、庐山艺术特训营创始人余静赣(余工)先生提出的“为国内外设计艺术人提供广阔学习交流平台,推动中国设计手绘艺术走向高端,迈向世界”的办学方向。特训营每年按2%的比例选拨成绩优秀的学员出国留学深造,按5%的比例组织学生出国写生交流.要求学生以广阔的国际视野,吸纳高端的设计理念。
学院“定单式培养、定单式就业”,为莘莘学子找到称心职业提供最大的保障,让毕业生和培训的学生一次就业率达100%,就业层次定位在艺术产业较高收入的平台上,优秀人才完全能依托学院与艺邦集团校企联合的关系而创业。广东艺邦集团旗下有星艺装饰、华浔装饰、名匠装饰、三星装饰,是中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装饰企业,在北京、天津、上海、深圳、长沙、合肥、杭州、重庆、成都、等80多个大中城市开设了600多家分支机构,并在柏林、多伦多、巴黎、伦敦建立了工作室。全公司拥有员工7万多人,其中专家、主笔设计师达7000多人,这不仅为您的孩子提供了社会实践平台,也为孩子的就业创业夯实了厚重的基础。
江西美术专修学院正是凭借这些独特的教育模式,汇聚了雄厚师资力量,设置了精粹课程,累积成优越的办学条件,致力于培养行业精英、艺术大师,筚路蓝缕,桃李天下,为中国装饰界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设计师,被喻为“中国装饰界的人才摇篮”。建校以来省厅和市委领导多次莅临学校考察,对学校的教育模式给予了很高的评价。2005年被IFDA国际室内装饰设计协会评定为“中国区培训基地”;2006年,四十多位外国使节热情关注学校的发展并对学校的办学绩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由此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目前,在余静赣打造的艺术教育体系里,已经形成了江西美术专修学院大专教育、九江庐山西海艺术学校中专教育以及庐山艺术特训营担任的大学生、设计师、经理人品牌特色培训为一体的、相辅相成的办学模式,全方位地为国家和业界培养具有基础理论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德艺双馨优秀人才。在学科构架上,改革创新,追求特色。在办学理念上,倡导多元互动、和而不同,积极探索现代美术和艺术设计教育的新思路,立志在艺术教育领域打造出一所具有世界知名度的品牌大学。
诚如王尔德所言:正是艺术,使田野上所有花朵充满尊贵。 江西美术学院的人文关怀。必将让莘莘学子进入艺术人生,在大自然里感受到一草一木皆有情,皆有鲜活的生命。并把通过对世间万物的感觉、感动,用感情倾注笔下,赋予其丰富动人的生命形态。由此延伸开去,带到建筑设计、家庭装修、城市规划、园林设计、服装设计等众多的领域,点缀大千世界的点点滴滴,让更多的人时刻带着生命的感恩与涌动,带着自然万物新鲜的气息。这也许就是江西美院对艺术人文诠释。这也许就是江西美术学院创办者余静赣先生的宏博愿景!
充满诗人和哲学家气质的余静赣,是一位善于将现实升华到理想境地的大师。他兢兢业业,投身教育事业,主旨是不仅拥有大师级师资力量,还要为社会培养未来的大师。他倡导全体教师要“克其所短,扬已所长”地教育学生,使每个学生能学有所长,发挥最大的学习热情。多年来,从星艺的“设计岛”培训作坊到江西美术专修学院,余静赣可以说对教育情有独钟。所有这一切,缘于他的一个梦想,他要用教育让家乡脱胎换骨,要做强中国艺术设计,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余静赣先生每天起早摸黑,亲自给学生上课,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面对教室里几百双纯真的眼睛,余静赣的目光温煦而亲切,他的神情专注而肃穆。有人从大海里找到了一种精神的准则,也有人从浓郁密布的山麓和车水马龙的都市的内心答案。走南闯北的余静赣在纷繁的世事中,追寻到教书的意义,在他看来,教育好比阳光和空气,很普通很平凡,然而却是那样地珍贵。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37
走笔行世界 余工画剑桥(主题画展)
老式火车,一个工业时代的开始
The following shows an old style train which symbolized the beginning of Industrial Age.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38
新式火车,时代走到今天,电气化啦!
The following shows a new style train which symbolized the Electrification Age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38
蒸汽火车 The above shows a steam train.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39
火车与桥梁 The followingshows a train and a bridge.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39
高铁时代,速度是力量 The following shows in high-speedAge, speed is power.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39
燃煤火车 历史时刻The following shows the coal-fired trains mark a historic occasion.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40
蒸汽火车,轰鸣呼啸The following shows that thesteam train roars.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40
剑桥国王学院 四合院落 学术草原
The following shows King's College, Cambridge, like a Courtyard houses with an academic grassland.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41
剑桥国王学院院落间的通道
The followingshowsKing's College, Cambridge,Corridors in the Courtyard.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41
剑桥凯露斯学院The following shows the Kairos College.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41
约翰学院大门前的寂静
The followingshows the silence in the front of St John's gate.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42
剑桥礼拜堂的上帝之光
The followingshows the light of God in King's College Chapel.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43
约翰学院六百余年沧桑
The followingshows the course of over six hundr ed years of vicissitudes in St John's.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43
约翰学院,一园阳光,满园学术
The following shows sunlightand academic atmosphere in St John's.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44
剑桥酒吧温习 撞击 探讨 新知
The following shows revision,investigation, knowledge in Cambridge Bar.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45
剑桥麦格达拉学院 康河的润泽
The following shows the River Cam Moisturizes Magdalene College.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46
剑桥彭布罗克学院 森林的学院
The following shows Pembroke College in the forest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47
剑桥的康桥The following shows theRiver Cam.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47
剑桥议会The following shows CambridgeParliament.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48
剑桥圣凯瑟琳学院力量的积聚
The following shows StCatharine's College which gathers strength.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50
剑河边的老树 The aboveshows an old tree on the RiverCam.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51
约翰学院的新庭院The following shows a new yardin St John's.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51
约翰学院 大树的情怀The following shows feeling the tree in St John's.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51
剑桥康河The aboveshows The River Cam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52
三一学院 牛顿的母校The following shows Trinity College, Newton’s oldschool.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52
牛津大学 世界最古老的图书馆The following shows theoldest library in the world.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53
牛津大学 教堂中的讲坛The following shows the rostrum in the church.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53
牛津大学教堂The following shows thechurch in Oxford.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54
牛津基督教堂学院,汤姆塔The following shows Tomtower in Christ Church Oxford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54
牛津基督教堂学院 教堂里面的坐The following shows the sculpture in Christ Church Oxford.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54
牛津叹息桥The following shows Hertford Bridge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55
牛津大学图书馆 The followingshows the library in Oxford.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55
牛津大学庭院The following shows a courtyardin Oxford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56
牛津街巷的延伸The following shows theextent of Oxford’s streets.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56
牛津布雷齐诺斯学院The following shows Brasenose College.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57
牛津大学布雷齐诺斯学院门面The following shows thedoor of Brasenose College.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58
剑桥大学的林荫路The following shows theAvenue in Cambridge.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58
牛津大学教堂Theabove shows the church in Oxford.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5:59
牛津基督教会学院The following shows Christ Church Oxford.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6:01
伦敦大本钟 英雄的赞歌The following shows the Big Ben in London, hero’s praises.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6:02
伦敦汉姆斯特村The following shows Hanmusite.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6:02
剑桥大学的阳台与树的情结
The following shows the preferencefor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balcony and the tree.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6:03
伦敦的碎片大厦 欧洲最高 The following shows the Shard, top building in Europe.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6:04
英国国会与议会大厦 威敏斯特宫
The following shows the Houses of Parliament/ Palaceof Westminster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6:04
英国的中学自然牧歌 The above shows natural pastoral in British middle school.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6:08
英国的中学The following shows the British middle school.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6:08
伦敦奥运主场馆The following shows LondonOlympic Stadium.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6:09
伦敦奥运场馆 千年喜宫The following shows The London Olympics hi MillenniumHall.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6:11
伦敦奥运场馆The following shows LondonOlympic venues.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6:11
伦敦奥运千年喜馆The following shows TheLondon Olympics hi Millennium Hall.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6:12
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余工画剑桥主题画展
太平洋家居网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6:13
搜狐家居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6:13
网易新闻中心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6:14
人民网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6:14
广东文化网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6:14
中国日报网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6:15
广州日报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6:15
千龙网
作者: 无米之炊 时间: 2014-3-7 16:16
21CN网
欢迎光临 庐山手绘艺术特训营 (http://bbs.ztbs.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